大宋人口多、需求多、物產也豐富。
雙方交易,韓地會稍微佔一點便宜。
梁適聽完了寇季的話,趕忙躬身道:“老王爺教訓的是……”
寇季對梁適擺了擺手,“下去休息吧。回頭我會派人將國書遞交給官家,到了除夕夜,你帶著人直接入宮覲見就是。
你可以在汴京城走走,看看韓地缺什麼,可以購買一些帶回去。”
梁適鄭重的點頭。
梁適下去以後,寇季就吩咐人將寇天賜書寫的國書送進了皇宮。
然後自己向書房走去。
一進書房門,就看到劉亨坐在哪兒。
“有事?”
寇季詢問。
劉亨鄭重的點頭,“伯敘差點被人架空了……”
寇季眉頭一擰,“你這兩天不見人影,是不是泡在驛館,跟東陽過來的人瞭解伯敘的近況?”
劉亨面色凝重的點頭。
寇季坐到了劉亨身邊,詢問道:“仔細說說,伯敘怎麼被架空了?”
劉亨咬牙道:“那些大儒們欺伯敘年幼,想攬了西陽所有權力。”
寇季皺眉道:“既然是大儒,就應該去教書,不應該插手政務。”
劉亨瞪著眼道:“我手下的人宰了半數,算是將他們這個心思壓下去了。不過我害怕他們捲土重來。”
寇季問道:“還有其他問題沒有?”
劉亨點頭道:“我手下的那些人,都是棒槌,只知道打打殺殺,不懂得文治,不懂得經營。那些大儒們又只顧著爭權。
所以伯敘在西陽遲遲打不開局面。”
寇季思量了一會兒,道:“你回去一趟吧。”
劉亨搖頭道:“兵馬在伯敘手裡握著,他們翻不起大浪。只要那些人有異動,伯敘就會下殺手。我需要一些信得過的人,去幫伯敘開啟局面,順便幫著伯敘經營西陽。”
寇季沉聲道:“你真的不去看看?”
劉亨再次搖頭,“只要手裡有兵,足以震懾住所有人。遷移到西陽的宋人不多,所以西陽大部分都是倭人。
倭人崇尚力量,只要我力量一直是最強的,他們就會自覺的跪到我膝下。
種世衡是個聰明人,只要你我還活著,他不敢打伯敘的主意。
所以我只需要派遣一些信得過的人幫伯敘開啟局面足以。”
這就是底蘊的差距。
雖然劉亨這些年積攢了一些底蘊,可是跟其他幾家,根本就沒辦法比。
加上劉氏的人被趙禎殺了一茬子,底蘊就更少。
同樣是武將,朱能、高處恭、李昭亮幾個人那邊就不缺人用。
寇季思量了一下,“竹院的管事,還有以前寇府的管家,雖然算不上什麼大才,但是做幕僚綽綽有餘。
伯敘要統治西陽,就不能假借他人之手。
所以他需要的是幕僚,而非王相。
我府上的兩個人過去做伯敘的幕僚,必然能幫伯敘開啟局面。
我寇氏在韓地用的政令,也可以謄抄一份,讓他們帶過去,給伯敘參考。
我再抽調一批生意上的管事過去,幫伯敘將西陽的生意做起來。”
劉亨聞言,鄭重的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