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慶國的學問和科技一直處在領先的地位。
那麼慶國以後就是國上國。
而其他幾方勢力,將會淪為打工仔。
寇季在和曹佾等人談妥了以後,就送曹佾等人離開了慶國。
曹佾等人離開了慶國以後,慶國也徹底的進入到了大建設時代。
慶國各地的工地上,每天都是熱火朝天的場面。
慶國大大小小的官員,每日裡都盤桓在工地上。
而寇季並沒有比他們閒多少,甚至比他們更忙。
寇季陪著蘇洵一起整理大食書籍,編撰各級學府需要的教學資料,忙起來沒個夠。
在此期間。
寇準找上了寇季,想和寇季一起訂立一個曆法。
寇季滿口答應了,並且在寇季的影響下,新的世界歷誕生了。
一切不在意西方人說了算,而是寇季和寇準說了算。
寇準和寇季以始皇帝嬴政稱皇帝的公元前221年為公元1年,往後編排曆法。
依照寇準的意思,要追述到三皇五帝時期,不過被寇季以難以考究的說辭給拒絕了。
祖孫二人仔細商量了一番,又請了蘇洵、包拯、柳永、梁適等人一起參考。
最終決定以始皇帝嬴政稱皇帝的公元前221年為公元1年。
依照新訂立的歷法計算了一下慶國被冊立為國的時間,是公元1262年。
足足比西方人定下的歷法早了兩百多年。
但是現在還沒有世界曆法一說,寇季和寇準定下的歷法,算是世界第一標準曆法。
寇季有信心讓他成為世界第一、並且唯一的標準曆法。
在曆法訂立以後,寇季還專門寫了一封長信,將曆法的作用以及好處,寫在了信中,派人分別送到了種世衡、劉伯敘等人手裡。
在新的歷法訂立了以後,寇準萌生了一個依照新的歷法編撰一部史書的心思。
想法萌生出來沒多久,寇準就付諸於行動。
寇準現在有的是時間,又有大把的精力和錢財,所以他十分熱衷於此事。
寇季覺得這是一個承前啟後的大功業,也就沒有阻攔。
只是派遣了一些年輕力壯的讀書人,去幫著寇準一起編撰新的史書。
史書的中心自然是中原,其次才是亞洲的其他地方。
有大食書籍參考,寇準還可以將西方的一些歷史也編撰進史書裡。
只要能夠完善,經得起考究,應該就有機會成為世界第一史。
雖說目前的資料僅限於亞歐大陸上。
但其他地方就算有文明,也不是主流文明啊。
就算有跟主流文明叫板的資格,也能讓拳頭讓他沒有啊。
在新的歷法完善了以後。
寇季陪著蘇洵整理完了現有的大食書籍,並且將翻譯工作交代了下去。
然後,寇季悄無聲息的在文昌書院建立了一個研究院。
在慶都外又建立了一個武器研究院。
在兩個研究院建立以後,寇季就悶頭紮了進去。
前世今生加起來,寇季已經活的夠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