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肯定會鬧出大的矛盾,最後會發展成刀兵相見。
一旦死的人多了,仇恨的種子也就埋下去了。
到時候再想消除,可就難了。”
“兩極化?”
蘇洵狐疑的看向了寇季。
他對這個詞一知半解。
寇季笑著道:“兩極化,就是貧富兩極化。一旦慶國發展的過猛,宋人會變的十分富庶,而罪籍依舊一無所有。
當罪籍對現狀不滿的時候,就會鬧事,甚至於造反。
就像是大宋的地主和佃戶。”
蘇洵若有所思的點頭。
蘇洵點過頭以後,看向了寇季問道:“柳永那個憨貨你打算如何處置?”
寇季嘆了一口氣,道:“我已經派人去接他了。”
蘇洵感慨道:“原以為時隔多年,柳永的性子變了許多。沒想到柳永還是那個柳永,脾氣上來了,真的是什麼都敢說。”
寇季苦笑著搖搖頭,沒有言語。
月前的時候,汴京城的天賜錢莊的人送了一封信到慶國。
裡面的內容讓寇季和蘇洵二人哭笑不得。
寇季、蘇洵、包拯、狄青三人離京以後,大宋朝堂上的要職出現了空缺。
大宋總理大臣一職,被徹底裁撤。
大宋三院和大宋官家趙禎商議了一下後,調遣了韓琦和柳永入京,接替了蘇洵和包拯的職位。
韓琦得到了入朝的詔書以後,激動的涕淚橫流,馬不停蹄的就往汴京城裡趕。
柳永對朝廷的詔書就有些不屑一顧。
他在得知了寇季離開了大宋以後,心裡就十分不痛快。
不明真相的他,以為是趙禎卸磨殺驢,所以心懷不滿。
他磨磨蹭蹭的入了汴京城,稍微打聽了一下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事情的真相跟他猜測的大大的不同。
寇季之所以離開了汴京城,離開了大宋,不僅是被趙禎傷了,還被滿朝文武給算計了。
柳永惱了,提起筆就在東華門前的一處石壁上,揮毫了一首詞。
詞名叫做《鶴沖天·汝父去也》,裡面有一句非常狂傲,非常得罪人的話。
喚作‘古今帝王不容人,只留小人居高堂,忠良傷,奸佞笑。彼其娘之,汝父去也……’
好傢伙,此詞一出,算是將大宋朝堂上所有人給罵光了。
柳永寫完詞以後,筆一扔,官服一拔,瀟灑的離開了東華門。
大宋朝堂上的文武看到了那詞以後,差點沒被氣死。
彈劾柳永的奏疏如同雪片一般飄進了宮。
直言柳永犯上。
刑法司的人不等朝廷下旨,就衝到了柳永府上,將柳永一家子人給擒獲。
柳永也不慫,帶著一家子人就住進了汴京城的大牢。
刑法司的人之所以敢不等朝廷下旨就抓人,其一是因為柳永的詞有犯上之嫌,其二就是柳永拔了官服瀟灑而去。
寇季在大宋的時候,曾經因為大宋官員離任的時候過於瀟灑,專門定下了相應的律法。
也就是說柳永未經朝廷許可,就流露出掛印兒去的姿態,算是觸犯了大宋的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