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看來,朕要做的還有很多。”
趙禎側頭看向了寇季,認真的道:“寇公告訴朕,四哥乃是天授之人,既是天授之人,就沒辦法在不增強地方大將軍便宜行事權力的情況下,讓百姓安居樂業嗎?
就沒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寇季聽到趙禎此話,躺在躺椅上足足愣了許久。
他怎麼也想不到,寇準居然會將自己的猜測當成一個事實,告訴趙禎,讓趙禎認定自己是什麼天授之人。
難道趙禎這些年信任自己,將許多大權交給他,就是因為相信了寇準的話,堅信自己是什麼天授之人,而非情誼所致?
寇季很想問這個問題,可最終還是沒有問出口,他只是曬笑了一聲,道:“什麼天授之人,你我君臣早已認定,這世上沒有鬼神。
既然如此,又何來天授之人一說?
臣一身所學,皆是名師教導所致。
只不過家師乃是山中的閒雲野鶴,久不露面,所以無人知曉罷了。”
趙禎一愣,急忙問道:“難道寇公騙了朕?”
寇季挑著眉頭道:“官家難道不問家師身在何處嗎?”
趙禎搖頭直言道:“我大宋閒雲野鶴多了,隱於山林中,不願意為朕所用,朕也不強求。朕有你輔佐,已經很滿足了。
再貪心,朕怕多即是禍。
如今大宋依照朕和你的計劃緩緩前行,往後的路雖然不怎麼明朗,但你我已經有了目標。
若是再請高人插手,恐怕會將朕和你的計劃破壞的面目全非。
到時候朕和你多年的辛勞,恐怕就要付之東流。”
寇季讚歎道:“官家還真是知足常樂啊。”
趙禎苦笑著道:“朕也貪心,只是朕知道。一個人跟一個人的想法不同。朕不可能讓所有人的想法都跟朕一致。
所以朕想求賢才,但卻不喜歡賢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朕身上,或者是強加到大宋身上。
我大宋,有一個想法就夠了。
只要我們順著一個想法做下去,遲早會建立功業。
若是有兩個想法、三個想法,甚至更多的想法。
選擇就多了,朕也就不知道該選那一條路了。
更重要的是,朕怕太多想法朕都走不長。
今天走這個,明天走那個,弄的大宋面目全非。
所以還不如從頭到尾就走一條路。”
寇季聽完了趙禎這番話,由衷的感嘆道:“官家算是把人活明白了。”
趙禎卻沒有跟寇季討論這個的心思,他盯著寇季追問道:“你快跟朕說說,為何寇公告訴朕,你是天授之人。”
從趙禎的話裡不難判斷出,趙禎是親近寇季的。
因為在寇季對此事做出瞭解釋以後,趙禎果斷的選擇了相信寇季,果斷的認為是寇準在騙他,而非寇季。
寇季看出了趙禎的心思,感慨道:“祖父應該是怕我們君臣之間失去信任,背道而馳。所以才用這個謊言,將我們牢牢的綁在一起,讓我們互相扶持著,一心一意的為大宋出力。”
趙禎沉吟了片刻,點頭道:“你如此說,朕倒是能夠理解。父皇當年在朝的時候,三次對寇公失去信任,三次罷落了寇公。
使得一幫子奸臣身居高位,荼毒我大宋百姓,弄的我大宋滿目瘡痍。
若是父皇能信任寇公。終始一貫,或許我大宋會變得前所未有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