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半個曹家人。
曹瑋若是死了,狄青若是有心,可以順勢收攏一番曹家在軍中的力量。
甚至有一些人,不需要狄青刻意招攬,也會投入到狄青這個曹家女婿門下。
狄青很有可能會成為繼曹瑋之後,第三任曹家的軍方代表。
若是以前,狄青代替曹瑋成為曹家第三任軍方代表,對狄青和曹家的好處都很大。
可現在卻不同。
現在曹家的閨女是皇后,曹家的外甥是皇子,回頭立馬就能成為皇太子。
一個皇太子,加上一個軍方大佬。
很容易被人盯上。
若是趙禎年老體弱,那也就罷了。
可如今趙禎身強力壯,他能容忍一個皇太子和一個軍方大佬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慢慢坐大?
對於任何一個有雄心且重視皇權的皇帝而言,皇太子加軍方大佬,就等於跟篡位二字劃上了等號。
曹瑋就是怕他死了以後,趙禎忌憚狄青和皇太子,會打壓狄青和皇太子。
所以今日才冒著大不韙,試探了一番趙禎。
曹瑋是瞭解狄青的。
狄青是一個真正的帥才。
即便是沒有他曹瑋的教導,只要狄青涉足了行伍,很快就能混出頭。
能不能代表武臣們,出現在朝堂上,曹瑋不敢斷言。
但是坐鎮一方,成為大宋邊陲一柱,還是很有可能的。
如此人才,不該被埋沒,更不該被雪藏。
特別是如今大宋將帥十分稀缺的情況下,就更不該自斷一臂。
曹瑋看的很清楚,在太祖皇帝趙匡胤、太宗皇帝趙光義、真宗皇帝趙恆三人打壓下,武臣已經處在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不僅如此,還有些青黃不接。
如今朝堂上的文武能夠和平相處,不是因為武臣已經強大到可以跟文臣平起平坐的地步了。
而是因為武臣之首是寇季。
寇季護著武臣,文臣們又鬥不過寇季,所以就沒辦法對寇季護持下的武臣出手。
歸根結底,那是寇季的力量,不是武臣們的力量。
寇季現在還年輕,以後會走到那一步,很難說。
一旦寇季離開了樞密院,樞密院立馬會出現頹勢。
別看種世衡在朝堂上咋咋呼呼的,他是能打仗,也有一些手段,但是他震懾不了文臣。
朱能一直不喜歡當出頭鳥,所以一旦武臣處在勢弱的一方,他一定會縮起來自保。
所以朝堂上的武臣,很容易再此陷入被人陣對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帥才少、將才少,一旦老的一批帥才、將才故去,朝廷很有可能會陷入到無人可用的地步。
朝廷若是無將帥可用,那就距離捱打不遠了。
別看朝廷如今兵鋒銳利,幾乎戰無不勝。
可到了點帥點將的時候,總是會陷入到窘境。
此次寇季趕往河西,抽走了狄青和種世衡,朝廷在應對遼國的時候,幾乎無帥可用,就是一個例子。
一旦曹瑋、種世衡、朱能三個老傢伙故去,狄青再被打壓。
王凱、楊文廣、李昭亮三人,可沒辦法撐起大宋的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