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一愣,盯著寇季道:“四哥是怕此政令施行以後,底下大多數人不識字,在商稅上被人哄騙?”
寇季點頭,“那些個豪門大戶,其實我們可以不在意。可那些小門小戶的,我們還是要維護一二。
避免他們不識字,請人幫忙交稅的時候被人哄騙。
如今朝廷已經推行蒙學好幾年了。
蒙童們幾乎都識了字,正在學習簡單的文章。
再過一兩年,等蒙童們長的大一些,自然能為家裡人分憂。
到時候我們就不需要擔心一些小門小戶的商人被人哄騙了。”
趙禎點著頭,感慨道:“蒙學是我們要做的一切的根基。”
寇季補充道:“蒙學就是我大宋一切的根基。
等蒙學徹底深入人心,那官家就不愁人用了。
也不用再擔心皇權不下鄉了。
到時候官家只需要多派遣一些人手去下發邸報,朝廷的每一項政令,都可以一字不漏的傳達給百姓。
那些個豪門大戶和地方衙門,就休想再欺上瞞下了。
也休想再拿百姓們要挾朝廷。”
豪門大戶之所以在地方稱王稱霸,就是因為他們家裡大部分人識字。
朝廷的所以政令,都需要透過他們之口,傳給百姓。
而他們在向百姓們宣揚朝廷政令的時候,總是將一些對他們有益的告訴百姓。
對他們無益的,他們隻字不提。
也正是因為如此,朝廷的政令即便是為百姓好,百姓也不知道。
甚至有些對百姓好的政令,經過了他們的曲解,變成了壓榨百姓的政令。
百姓們不知真意,在他們糊弄下,跟朝廷做起了對。
甚至幫著他們一起暴力反抗朝廷。
所以,蒙學是皇權下鄉,是朝廷真正掌控地方,為百姓謀福的根基。
趙禎聽完了寇季的話,臉上多了一些振奮,“等朕將其他各地的商稅收稅權拿回來以後。
朕就讓各地州、府,準備設立縣學和府學。”
寇季聞言,哭笑不得的道:“官家不必如此焦急。文製革新中的每一道政令,都需要時間。
我們也有的是時間。”
趙禎立馬道:“朕容不下那些蛀蟲多活一天!”
寇季苦笑著搖了搖頭,沒有再多言。
反正朝廷收回商稅收稅權,不是三兩日就能完成的。
即便是透過暗中撲賣的方式,最少也得一年。
要推行寇季所說的商法和商稅,也不是三五日就可以的。
光是稅務司有暗轉明,就需要解決很多麻煩。
因為有例可尋。
史書上記載,北宋末期,朝廷就施行過在地方設立多個稅務司,將商稅收稅權徹底國有的政令。
但各地稅務司設立以後,遭到了豪門大戶,以及許多官員反對,最終還是被裁撤了。
可見朝廷要推行稅務司的話,必然會受到阻礙。
而且阻力很大。
當然了,無論是豪門大戶,還是官員們,寇季都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