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江山傳承千秋萬代之類的話,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期許而已。
但凡是能說出這話的人,幾乎都清楚一座江山不可能傳承千秋萬代。
“沒有人能做到讓一個王朝永久的流傳下去。自然也沒有人能讓華夏永遠守著天朝上邦的名頭。”
寇準感慨道。
天朝上邦四個字,是建立在一個強橫的王朝的基礎上的。
沒有一個強橫的王朝存在,就不可能有天朝上邦。
寇季笑著道:“所以我說的是華夏,而非大宋。”
只要天朝上邦四個字一直在華夏人建立的王朝中間傳遞,那華夏永遠就是天朝上邦。
寇準聽到寇季此話,陷入了沉思,許久以後他盯著寇季沉聲道:“以前老夫不瞭解天下有多大。
自從看了你帶人譯出的那些書籍以後,老夫才知道天下遠比老夫想象的要大。
大宋也並非天下唯一的富庶之地。
在遙遠的地方,很有可能擁有跟我大宋一樣富庶的地方。”
寇季聞言一愣,笑問道:“祖父看過我帶人譯出的書?”
寇準點頭道:“法醫館的人,為了跟杏林的人爭鋒,已經將你帶人譯出的書,散佈到了各地。
老夫偶得了一本,所以瞧了瞧。”
寇季點了點頭,“原來如此……那祖父有是如何斷定,遙遠的地方,有一塊不輸給我大宋的富庶的地方呢?”
寇準盯著寇季道:“高明的學問,不是一塊貧瘠之地能夠孕育出來的。那些醫書中記載的一些醫術,可以跟我大宋的醫術爭鋒,就足以說明孕育出它們的地方,絕對不輸給我大宋。
你也見識過西夏,見識過遼國,見識過高麗。
你清楚他們的學問。
他們處在貧瘠之地,不可能養活更多的百姓,所以培養有學問的人遠比我們困難,所以孕育出高明學問的機率就更低。
所以,他們需要學習我大宋的學問。
而我大宋卻不需要學習他們的學問。”
寇季點著頭,認可了寇準的說法。
學問的滋生也是需要土壤的。
如果一群人連飯都吃不飽,根本就不會去研究學問。
學問是一個很無私的東西,它從沒有將任何人拒之門外。
它就像是一個無形的寶庫,散佈在天地間,只要有人去挖掘,它就會出現在人前。
所以,學問的誕生,取決於有沒有人去挖掘。
而,人有沒有時間去挖掘學問,就取決於他所身處的地方,能不能給他提供他挖掘學問所需的一切。
寇準見寇季點頭以後,沉聲道:“既然你知道天下很大,又如何能做到讓我華夏一直守著天朝上邦四個字?”
寇季淡然笑道:“事在人為,縱然不能讓我華夏一直守著天朝上邦四個字,多守幾年也行。也算是我為華夏盡了一些綿薄之力。”
寇準聞言,沉默了片刻,點頭道:“盡人事,聽天命。”
寇季贊同的點頭。
寇準盯著寇季,感慨道:“老夫不如你多亦……”
寇準為了一國一家,奮鬥了一生。
寇季卻已經跳出了一國一家,在為整個華夏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