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思量了一下,點頭道:“那就這麼定了。朕會盡快讓人將龍圖閣內的典藏孤本謄抄一份。”
說到此處,趙禎看著寇季道:“天賜最近和西陽郡王世子一個勁的往工部跑,去查閱工部的一些卷宗,怪累的。
要不朕吩咐人順手將工部的那些卷宗也謄抄一份。”
寇季笑著道:“不用了。他們還小,不知道那些東西的珍貴。所以需要自己動手謄抄,才會珍惜那些東西。”
趙禎感慨道:“朝中六部,你單單隻讓天賜去了工部,只讓他謄抄工部的東西。四哥你還是那麼重視工部,重視匠技。”
寇季嘆了一口氣道:“世人不重視匠技,總是覺得匠人低人一等。卻不知道,一個國邦要發展,要強大,絕對離不開匠人。
就拿我大宋現在來說。
若非匠人們造出了火槍和火炮,我大宋拿什麼橫掃四夷?
又拿什麼壓著四夷打?
雖然匠人們沒有去戰場上流血。
但他們用他們的技藝為大宋出了力。
讓大宋少流了不知道多少血。
為大宋節省了不知道多少時間。
這些東西別人看不到,但我卻能看到。”
說到此處,寇季盯著趙禎道:“所以越是高明的匠人,越應該被朝廷重視。”
趙禎沉吟著點了點頭。
匠人給大宋帶來的變化,趙禎是看在眼裡的。
他也慢慢的開始重視起了匠人。
只是匠人在固有的階級層次中,地位並不高。
所以趙禎也沒辦法一口氣將匠人的待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層次。
“我們改制的時候,想辦法拔一拔匠人的地位……”
趙禎沉吟了一會兒後,緩緩開口。
寇季笑著道:“文製革新,會比武製革新麻煩很多。”
趙禎鄭重的道:“朕相信,再大的麻煩,我們也能解決。”
寇季笑著點頭,“官家有信心就好。”
趙禎看向了寇季,道:“說到麻煩,朕現在就遇到了一個麻煩。朕派人在江南、河東等地招募兵馬,並沒有招募到多少人。
跟朕的預期嚴重不吻。
朕派去的人上奏書給朕,當地的百姓並不踴躍。”
寇季愣了一下,思量著道:“官家可以拖一拖,拖到了冬日再試試。”
趙禎狐疑的看向寇季。
寇季笑著道:“現在正是農忙的時候,那些豪門大戶用得上百姓。所以百姓只要稍微出一些力,就能混到一口口糧。
他們餓不到,自然不會為了將腦袋掛在褲腰帶上,去當兵吃餉。
等到了冬日,農閒了以後。
那些豪門大戶自然會逼著百姓去當兵。”
趙禎沉吟道:“若是那些豪門大戶轉性了呢?”
寇季感慨道:“他們要是轉性了,那他們就不是豪門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