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為百姓們做事不是應該的嗎?”
王曾聽到此處,已經羞愧的無地自容。
寇季卻越說聲越高,“十個百姓作亂,你們能夠鎮壓,十萬百姓作亂,你們也能夠鎮壓,可十萬萬呢?
你們拿什麼鎮壓?
數十年、數百年積攢的怨氣,你們又拿什麼去平復?
你們鎮壓得了?
你們平復得了嗎?”
寇季說完這番話,閉上了嘴,正堂內的兩個人陷入到了沉默當中。
沉默足足持續了半個時辰。
寇季深吸了一口氣,道:“我知道你王公為人正直,出仕以後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我的話是重了一些。”
“哎……”
王曾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道:“你的話不重,老夫為百姓做的那些事情根本算不上什麼。
比起老夫做的小事,土地兼併才是大問題。
可老夫從沒有向朝廷申明此事,也沒有為此事奔走。
甚至在想到此事的時候,還會心生退意。”
寇季遲疑了一下,道:“我也是有感而發,忍不住多說了幾句,你就別往心裡去了。”
寇季之所以突然之間說這麼多,就是因為提到大宋土地兼併問題的時候,總是想起大宋的一些史料。
比如大宋在用兵方面,被人欺負了。
就總想著練新兵,建立新軍,一雪前恥。
可卻很少成功過。
偶爾有那麼一兩個冒死去練新兵、建立新軍的,幾乎都被朝堂上的大佬們給捏死了。
而從頭到尾,大宋的官員們都沒有提到,將大宋腹地的兵馬拉出去,以戰練兵。
那些兵馬一直留在大宋腹地,留了幾百年,一直防著百姓。
此外,大宋經歷的慶曆新政、王安石變法,兩次革新,針對土地兼併的律法提了一籮筐,卻依然沒有人提議,先將百姓們脖子上的刀拿下去。
刀在百姓們脖子上架著,握住刀柄的是權貴、是豪門大戶。
你們改的什麼革?
又憑什麼成功?
敢不敢拿開百姓們脖子上的刀,讓百姓們鬧一場?
然後看一看你們治理下的太平盛世,到底是怎樣一個太平盛世?
史書上大宋的能臣賢良倒是一大堆。
朝朝都有。
只要是能叫響名字的,在史書上的評價都是賢良。
將刀架在百姓脖子上治理百姓,算什麼賢良?
真正的賢良那是在君王昏庸的時候可以慷慨赴義的。
真正的賢良那是能輔佐君王治理出冠以年號的盛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