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奉行的信條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外人除非徹底的融入大宋,就像是汴京城裡的一賜樂業人一樣,徹底的成為大宋的一份子,不然很難得到他們的認可。
寇季看出了他們的心思,沉聲道:“若是你們有其他的辦法可以削弱兇徒,又或者殲滅兇徒,我可以收回剛才的話。”
種世衡等人聞言,默不作聲。
兇徒們數量龐大,若是真的好解決,他們也不會聚在此處。
寇季見他們沒有開口,便知道他們沒辦法解決,當即他下令道:“既然沒有異議,那就依照我的吩咐做。
狄青率軍坐鎮渝關。
種世衡率軍坐鎮古北口。
高處恭、李昭亮二人共同坐鎮古北口到麟州一線的長城。
王凱辛苦一些,去麟州到河西口一線的長城。”
種世衡幾人起身,齊齊向寇季施禮,答應了一聲。
依照寇季的分配,狄青和種世衡鎮守的長城距離最短。
王凱坐鎮的長城最長。
但狄青和種世衡二人要面對的壓力最大。
王凱反而是壓力最小的一個。
兇徒已經在渝關和古北口等地的長城外肆虐了起來,銀州到河西口一線的長城外,反而不見半個兇徒的蹤跡。
由此可見,渝關和古北口是兇徒們隨後重點照顧的關口。
寇季布置完了任務以後,就吩咐狄青等人即刻趕往了自己坐鎮的地方去坐鎮。
狄青在走的時候,帶走了古北口內的三支地方兵。
高處恭走的時候帶走了古北口內的一支禁軍和一支地方兵。
古北口的兵力銳減。
將士們終於可以全部搬到了古北口內居住。
種世衡率領著將士們一邊修葺長城,一邊清理古北口外冒出來的兇徒。
狄青等人回到了各自坐鎮的地方以後,迫不及待的展開了行動。
一時間,長城外全是大宋的鐵騎在縱橫。
數十萬兵馬在關外砍殺。
關外冒出頭的兇徒們被壓了回去。
兇徒們短時間內放棄了對大宋的窺視,將目光投到了別的地方。
古北口。
城牆上。
寇季在巡視了一圈城外以後,側頭對旁邊的種世衡道:“你們的做法很危險。”
種世衡站在寇季身邊,目視著關城外正在策馬狂奔的大宋鐵騎,沒有言語。
寇季皺了皺眉頭,“半個月時間,你們擊潰的兇徒多達百支,覆滅的兇徒多達十數萬。可是一個俘虜也沒看到。
不僅沒看到俘虜,有人居然還給我鑄京觀。”
種世衡沉聲道:“我們也曾吩咐手下的兵馬招降兇徒,可兇徒們拒不投降,那依照你的命令,我們只能將他們盡數殲滅。
至於鑄京觀,只是為了震懾那些兇徒。
據我所知,京觀鑄成了以後,效果十分直觀,有二十多支兇徒,被京觀嚇的不敢露頭。”
寇季瞪著眼,質問種世衡,道:“你當我是白痴嗎?那些兇徒只是從百姓演化而來的,不是從死士。
十數萬人,一個願意投降的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