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青塘軍營里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青塘軍營裡的變動。
坐在玉門關關城上的寇季和種世衡二人看的分明。
城頭上,寇季和種世衡並肩而立。
種世衡瞧著外緊內亂的青塘軍營,沉吟道:“角廝羅死了?”
寇季翻了個白眼,“你在跟我講笑話?”
種世衡指了指青塘軍營,“好幾日也沒見動靜,軍營裡又外緊內亂,分明是統帥死了以後才會出現的徵兆。”
寇季緩緩搖頭道:“角廝羅身強力壯的,哪有那麼容易死。他要是真死了,城外的青塘兵恐怕早就退了。”
種世衡疑問道:“那你說,青塘軍營裡為何會出現外緊內亂這種徵兆。”
寇季淡然一笑,“我所料地不差的話,應該是陽關的戰事有結果了,所以青塘軍營裡才會出現外緊內亂的景象。
外緊,是因為他們防著有人逃跑。
內亂,說明他們人人自危。”
種世衡一愣,略微瞪起了眼,“元山部真是自己人?!”
寇季話說到了這個份上,種世衡自然明白了怎麼回事。
如果角廝羅沒有死,青塘軍營裡又出現外緊內亂的景象,那就說明青塘軍營裡出現的叛徒。
而角廝羅一時半刻查不出叛徒,卻有洩露的風聲出去,所以青塘軍營內才會亂糟糟的。
寇季瞥了種世衡一眼,淡然笑道:“若僅僅是元山部是自己人的話,青塘軍營至於這麼亂嗎?要知道,元山部的兵馬,如何可沒有在青塘軍營裡。”
種世衡愕然的瞪起眼,驚叫道:“青塘自己人也叛了?”
寇季沒好氣的道:“什麼叫也叛了,那叫棄暗投明。”
不等種世衡再次開口,寇季就繼續道:“此前角廝羅派遣兵馬攻打玉門關的時候,我仔細觀察了一下,青塘的兵馬中並沒有阿克魯伊部勇士。
那就說明角廝羅派去陽關的人,應該是元山部和阿克魯伊部。
阿克魯伊部的首領克魯伊,就是我們的人。”
種世衡一臉難以置信的道:“阿克魯伊部可是一支十分古老的吐蕃大族,你是怎麼策反他們的?”
寇季淡然笑道:“可不是我策反他們的。而是角廝羅自己逼反他們的。”
見種世衡一臉不解。
寇季笑著解釋道:“角廝羅此前收攏吐蕃各大族的時候,下手過於狠辣。吐蕃三十七個部族中,二十多個部族的頭人就被他砍了腦袋。
其他吐蕃大族的頭人自然人心惶惶。
就在他們苦無對策的時候。
我跟官家商量了一下,在西寧州開設了一家一字交子鋪。
同時退出了存一百萬貫,送汴京城戶籍的策略。
並且派人遊走於那些吐蕃大族的頭人之間,將此事告知給了他們。
他們在得知了此事以後,就將族內的大部分積蓄,暗中送到了一字交子鋪記憶體儲。
一字交子鋪給他們出具的汴京城的戶籍。
他們將族中最看重的子嗣,悄悄的送到了汴京城。
官家見他們又送錢財、又送質子的,覺得他們是可造之才。
就秘密的前往了西寧州,見了他們一面,並且許諾了一定的好處。”
種世衡聽完了寇季一席話,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角廝羅在青塘境內剷除異己的時候,寇季和趙禎兩個不知羞的在旁邊挖牆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