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遲疑了一下,道:“遼皇耶律隆緒人還在上京城。”
呂夷簡愣了一下,沉吟道:“那也不能冒險……我大宋北疆,毗鄰遼國西北路、西南路。遼國在西北路和西南路設有招討司。
各有班軍十二支。
此前在西北,我大宋擊潰了遼國西北路十二班軍。
可經過了近些年的修整,遼國西北路十二班軍已經恢復了元氣。
西北、西南共計二十四支班軍,兵馬人數超過了二十萬。
他們匯兵一處,從我大宋西北侵入的話,僅憑鎮北軍,未必攔得住。
此外,興慶府境內,仍有不少西夏遺民對我大宋懷恨在心。
一旦鎮北軍跟遼國西北、西南兩路班軍交上手的話,那些西夏遺民失去了重兵震懾,很有可能會在背後鬧事。”
王曾皺眉道:“遼國能夠調兵遣將,我們也能。永興軍隨後就會回到西寧州,到時候我們可以調遣永興軍前去馳援。
再加上地方兵馬協助的話,肯定能將遼國拒之門外。”
“永興軍回到了西寧州以後,得防著青塘。”
呂夷簡高聲喝道:“青塘近些年雖然一直依附著我大宋,青塘王對官家也孝敬有加,可並不能代表他沒有野心。
青塘王角廝羅近些年在青塘境內打壓吐蕃各族,已經逐漸的將所有的吐蕃勢力收入到了自己手下,手裡的力量已經毫不遜色昔日的西夏,甚至比西夏還要強三分。
要是我們調離了永興軍,他趁機反水。
一路長驅直入的打到汴京城,也不是沒有可能。”
王曾聽到此話,皺起了眉頭不再言語。
呂夷簡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外人不能信,更不能奢望外人會在你腹背受敵的時候,仁慈的對待你。
元山部對大宋忠心耿耿,大宋尚且在沙州安排了一萬精兵防著,更何況野心勃勃的青塘。
大宋在革新兵制的時候,特地將永興軍從永興軍路調遣到了西寧州,就是為了防著青塘。
呂夷簡在說服了王曾以後,便沒有人反對呂夷簡的話。
呂夷簡當即向趙禎奏請,“官家,臣以為,西州回鶻如果向我大宋求援的話,我大宋應該不予理睬。”
趙禎笑了笑,沒有回應呂夷簡的話,反而看著寇季道:“四哥覺得呢?”
資事堂內所有人的目光一下落在了寇季身上。
寇季坦言道:“呂公說的有道理,西州回鶻向我大宋求援的話,我大宋確實不該派遣重兵出去。我大宋正值軍備更替的關鍵時刻。
調遣重兵離境,很容易被人鑽空子。
但是,唇亡齒寒的道理,諸位應該懂。
一旦西州回鶻被滅,我大宋就要直面強橫的黑汗王朝。
遼國可以幫著黑汗王朝攻打西州回鶻。
黑汗王朝也能幫著遼國攻打我大宋。
所以,我大宋還是要幫西州回鶻。
雖然不能派遣重兵,但是可以派遣一支不超過萬人的兵馬過去幫忙。”
呂夷簡一下子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黑汗王朝有百萬大軍,遼國更是派遣了二十萬精兵。派遣一支不超過萬人的兵馬過去,跟找死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