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突然就不想講話了。
趙禎見此,趕忙轉移話題,“四哥對年號的事情有什麼看法?”
寇季沉吟道:“官家或許可以考慮一直沿用天聖的年號。”
趙禎一愣,沉聲道:“祖宗規矩……”
寇季盯著趙禎道:“祖宗的規矩,不是一成不變的。太祖太宗兩朝定下的許多規矩,一直不曾變動,到了官家登基的時候,就變成了弊政。
官家可是耗費了很大的代價才革新了這些弊政的。
由此可見,祖宗定下的規矩,或許適合祖宗們活著的那個年代,但卻不適合現在。
所以該變的時候,就要變,不能猶豫。”
趙禎嘆了一口氣道:“朕就怕朕的規矩變得太多,後世子孫們不守規矩,將朕留下的許多善政,變成惡政。”
寇季道:“所以我們要先辦法,將能變的和不能變的區分開。”
趙禎哭笑不得的道:“四哥剛才不是說了。祖宗留下的規矩,適合祖宗們或者的那個年代,但卻不適合現在。我們留下的善政,也許並不適合以後的大宋。
我們更沒有辦法區別那一部分的規矩是可以變的,那一部分的規矩是不能變的。
因為以後的大宋是什麼樣子的,誰也說不準。”
寇季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以後的大宋會是什麼樣子,寇季也不知道。
因為現在的大宋,已經不是他熟知的那個大宋了,而是一個經過了他改變的大宋。
大宋以後,不會再遵循著歷史,一成不變的走下去。
大宋的以後,會出現無數的變數。
所以,以後大宋要守的規矩是什麼,得以後的帝王根據實際情況制定。
但這並不代表,就沒有一成不變的規矩讓後世人遵循。
一些原則性的問題,就算經過了千萬年,也絕對不會變。
比如疆土紛爭。
寇季思量到此處,開口道:“疆土紛爭問題,縱然過千萬年,也不會變。”
趙禎聽到這話,臉色一正。
“我大宋的江山,乃是將士們用性命拼回來的,不能割讓,亦不能流失半分。這個問題,確實過千萬年也不會變。
等朕革新了文制以後,朕會定下相應的祖宗成法,告誡後世子孫。”
寇季點頭道:“最好能昭告天下,讓天下所有人都記住。”
趙禎盯著寇季道:“就像是垂拱殿後懸掛的‘後宮不得干政’的匾額。”
寇季再次點頭。
趙禎長出了一口氣,“此事以後朕再和四哥詳細的商討一番。四哥不讓朕改換年號,可有什麼說法,又有什麼好處?”
寇季坦言道:“年號頻繁的更替,並不是一件好事。在年號的問題上,百姓們還是喜歡一成不變的。如此,便於他們記事。
更重要的是,官家若是沿用一個年號的話,那麼天聖即官家,官家即天聖。”
趙禎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此事朕隨後會和呂夷簡三人商量一番,若是妥當的話,以後就沿用一個年號。”
“喏……”
商量過了此事以後,寇季也沒有再宮裡多待,便離開了皇宮。
寇季回到寇府別院的次日,趙禎有關於改造皇家北苑的旨意就下發到了工部。
工部拿到了趙禎的旨意以後,立馬派遣人到了瑞聖園,對瑞聖園進行了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