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我早已知道希望渺茫,我也得爭取一下。
因為我爭取了,我大夏就有繼續存留下去的機會。
我若是不爭取,我大夏將沒有半點存留下去的機會。”
夏竦譏笑道:“你在爭取也是無用。大宋絕對不會放過到了嘴邊的肉的。”
李德明冷冷的盯著夏竦,“有些事情,做了才知道結果。什麼都不做,唯有等死。我一邊在向大宋示弱,乞求大宋能放過我大夏;一邊召集我大夏境內所有的兵力,準備在大宋兵臨城下的時候,跟大宋殊死一搏。
所有能做的,所有能讓我大夏存活下去的法子,我都在嘗試。
我就算真的敗了,敗在了宋人手裡。
我也是站著死的。
而你夏竦,只會逃。
逃了一次又一次。
最後註定要跪著死。
你現在不懼我,是因為你明白,成王敗寇。
既然被我抓住了,斷然不會有生還的機會。
但我現在可以告訴你,我不會殺你。
我要將你交給宋人,讓他們將你帶回去交給寇季。
我還要告訴寇季,放遼人過境,是你們父子的主意。
害的大宋西北數萬萬百姓慘死,也是你們父子的罪孽。
派人去刺殺他,也是你們父子的主意。
你猜猜,寇季見到了你們父子,會如何對待你們?”
夏竦臉色鉅變。
李德明卻沒有再打理他,而是神色複雜的看著夏安期,“你若是我兒子該多好,你若是我兒子,我大夏即便被大宋滅了,也會很快捲土重來。
可惜你不是我兒子,還攤上了一個不省心的爹。
不僅沒有跟著他享福,反而還要跟著他一起逃亡,一起死。”
李德明對夏安期,是真的欣賞。
因為他覺得夏安期跟他年輕的時候很像。
喜歡左右逢源,喜歡站在刀尖上起舞,喜歡透過別人之間的爭鬥,為自己謀好處。
雖說夏安期在西北的謀劃出了巨大的紕漏,可李德明知道,那怨不得他。
夏安期的謀劃沒有錯,甚至可以說是完美。
不然李德明也不會用他的謀劃,更不會捨去富庶的疆土引遼人入西北。
夏安期在西北的謀劃,敗就敗在了遼人的無能上,敗就敗在了寇季這個變數身上。
若是寇季沒有出現在西北,夏安期的謀劃,肯定會成。
若是遼人放下他們拿傲慢了輕視心,稍微重視重視寇季,夏安期的謀劃,也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