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市敲定了,那就得儘快的籌備起來。
互市早一天建立起來,朝廷早一天獲利,他們也能跟著佔不少便宜。
寇季沒有參與後續的事情,而是晃晃悠悠的回了府。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
寇季都沒怎麼出門,整日裡往來於器械鍛造作坊和寇府別院。
趙禎大概知道寇季在做什麼,所以也沒有召寇季入宮覲見,只是偶爾會悄悄出宮,去找寇季攀談一二。
互市、將官培訓、以及寇季正在攻克的火炮和火槍量產的技術,趙禎都不太懂,所以需要時常請教寇季。
朝中能問策的人倒是不少。
但是能在這三件事上給趙禎一條合理建議的人,卻不多。
互市,大宋的官員們並不陌生。
但目前為止朝廷最大的互市,是宋遼互市。
遼國掌控著互市,不讓大宋插手,大宋只有被壓榨的份兒。
宋西夏、宋青塘,也經常有貿易往來,但大多都是非官方的,官方的很少。
朝廷馬上要開放數十座互市,必須要有相對完整的管理辦法,滿朝文武給出的建議不少,其中有一部分不太靠譜,還有一部分夾帶著私貨。
趙禎不願意聽取他們的意見,所以經常找寇季取經。
將官培訓方面。
寇季和趙禎二人皆屬於摸著石頭過河,所以遇道的一些問題,經常需要二人坐在一起探討一番,才能有決定。
至於寇季現在正在攻克的火炮和火槍的量產問題,趙禎其實插不上手,也插不上嘴,他更多的是提供錢財,提供一些寇季找不到的材料,已經詢問進度。
在所有的製造作坊內,寇季都是絕對的霸主,絕對的王者。
他在作坊內做事,根本不需要別人去質疑,也不需要向任何人講述他做每一件事的目的。
寇季一入作坊,作坊內的龍蛇虎豹,都得趴著,靜靜的聆聽寇季的吩咐。
即便是一些已經憑藉著技藝晉升為大匠或者神匠的匠人,在寇季面前也得規規矩矩的聽吩咐。
此事跟身份無關,跟地位也無關。
純粹是寇季的手藝,遠超過他們所有人。
他們在百姓們眼裡是神匠,在寇季眼裡,有可能只是一個剛入門的學徒。
……
時間一晃,就到了二月。
春風拂過汴京城,給汴京城妝點了不少新綠。
微風吹彎了河邊的楊柳,也吹彎了保州城外的野草。
野草被微風壓彎了腰,便開始向四周野蠻的生長,逐漸的給空曠的大地上填滿了綠色。
保州城關城內。
曹瑋一身戎裝,高居在城主府內的大堂上。
呂夷簡一身簡單的長衫,坐在曹瑋身側。
李昭亮、楊文廣、狄青三人,分別坐在兩側,皆一身盔甲。
曹瑋目光肅穆的掃過了李昭亮、楊文廣、狄青三人,聲音沉重的道:“據斥候回報,遼皇耶律隆緒率四十萬大軍,南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