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先生聳了聳肩膀,一臉無所謂的道:“誰知道呢……”
野利遇乞臉色一黑,恨不得當場掐死這貨。
夏竦投靠了西夏,改名夏元,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謀略,成為了李德明的座上賓,李元昊的授業恩師。
在西夏風頭無兩。
此人主動找到了夏竦門上,投靠了夏竦。
以夏竦馬首是瞻。
對西夏其他人,基本上沒啥好態度。
夏竦在西夏恭謹的很,但此人在西夏卻十分張狂。
此人之所以到現在還沒被弄死,那是因為此人確實有才。
李元昊在河西大敗,葬送了數萬西夏精兵,回到了西夏都城以後,幾乎到了千夫所指的地步。
此人出面,遊說了一番,輕而易舉就化解了李元昊的危機。
非但如此。
此人還走了一趟遼國,幫西夏從遼國拉攏到了近千帳在遼國受欺負的小部族族人。
補充了一下西夏在河西的損失。
李元昊對此人十分倚重。
也喜歡此人的張狂。
不僅不阻止此人在西夏的張狂行徑,甚至還有一種幫其撐腰的意思。
若不是此人只認夏竦,李元昊都有將他引為左膀右臂的心思。
野利遇乞有無數的辦法能弄死他,但他卻弄死不了李元昊,所以只能任由此人在自己面前張狂。
野利遇乞盯著夏先生沉聲道:“你禍水東引,挑起大宋和遼國之間的大戰,對我西夏而言,確實有利。此事算你做得對,你的功勞我會稟明國主。
但你明知道宋國送來的盟約中有陷阱,為何還要籤?”
夏先生盯著野利遇乞,淡淡的問道:“你想淪為獨夫嗎?又或者說,你想讓西夏被宋遼兩國圈禁起來,不得發展嗎?”
野利遇乞皺著眉頭,沒有說話。
夏先生撇撇嘴道:“遼國雖大,但是產出的貨物,僅僅能供自己使用,根本分潤不了什麼給西夏。西夏和遼國做生意,得不到什麼好處。
但大宋不同,大宋地大物博,產出的貨物無數。
只要我們付得起價錢,我們想要的東西,都能弄到手。
我們手裡一些廉價的東西,也能高價賣給大宋。
若是中間再使用一些手段,我們能得到的利益會更多。
只要有足夠多的貨物和錢財,西夏就能快速的壯大起來。
所以,大宋送過來的盟約,即便是存在著陷阱,我們也必須得籤。
因為我們需要跟大宋做交易。”
頓了頓,夏先生又補充道:“若是我所料不差的話,大宋交好的諸國當中,除了遼國和高麗以外,其他各國,皆會簽訂大宋提出的盟約。
遼國不籤,那是因為遼國有底氣,可以自己從大宋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西夏有嗎?
西夏沒有那個底氣。
河西一戰,你們損失了兩支西夏的精銳兵馬,如今的西夏只剩下了兩支不到十萬人的精銳兵馬。
比起青塘也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