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的不說,就拿近的說。
玉門關一戰,朱能在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情況下,依然剋制住了李元昊手裡的鐵鷂子,並且殲滅了其一大半。
這說明什麼,說明重甲騎在戰場上並不是無敵的。
所以我們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壓在重甲騎上,懂嗎?
我大宋已經有了一支重甲,我手裡還有一批能夠裝備起三千重甲騎的重甲。
也就是說,我大宋的重甲,在明面上有一支,在暗地裡還有一支。
有了兩支重甲騎,我們就有辦法剋制敵人手裡出現的重甲騎。
所以我們不需要再建立更多的重甲騎。
火炮、火槍的威力,你見識過。
只要我們多造一些火炮,就能輕而易舉的剋制重甲騎。
到時候重甲騎兵在戰場上的地位,就會變得十分尷尬。
所以我們現在要注重的是火炮、火槍,而不是重甲騎。
若是我們將所有的錢財堆到重甲騎上,等到火炮可以批次營造出的時候,那些花在重甲騎身上的錢財,就算是白費了。
我們將重甲交給元山部,獲得的利益,遠遠比我們自己再建一支重甲騎要大。
首先,我們可以藉著重甲,從元山部換取到大量的錢財,用於製造火炮和火槍。
其次,元山部拿到了重甲,就有了和青塘抗衡的力量。
你別看現在青塘對我大宋百依百順的,可青塘也是一頭養不熟的白眼狼。
他們現在沒有力量跟我大宋抗衡,所以事事都聽我大宋的,可一旦他們有了力量,或者有了機會能狠咬我大宋一口,他們一定不會放過我大宋的。
我們拿重甲支援元山部,就等於是在青塘的背後埋了一個釘子。
形成了互相牽制的局面。
青塘想要對我大宋圖謀不軌,元山部就能趁機給青塘沉痛的一擊。
我大宋若是要跟西夏、遼國再次掀起戰端,也不需要害怕青塘會在背後給我們出什麼么蛾子。”
寇季推心置腹的跟楊文廣說了許多。
除了要打消楊文廣對自己將重甲賣給元山部的疑慮外,也有意培養楊文廣的大局觀。
戰爭,並不是光明正大的角力。
互相制衡,借力打力,也是屬於戰爭的一部分。
只會光明正大跟人角力的將軍,充其量就只能是一個將軍。
可若是在跟敵人角力的同時,還能跟敵人勾心鬥角,並且戰而勝之,那就是一個統帥。
若是在大局觀的把握上,在戰略的佈置上,能夠碾壓敵人,那就是一個偉大的統帥。
寇季對楊文廣還是十分看好的,所以他希望楊文廣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統帥。
新一代的將軍當中,僅靠種世衡、狄青二人撐場面,還是有些太單薄。
曹、潘、高、石等幾家,新一代中,將才倒是不少,卻沒有帥才。
寇季若是記得沒錯的話,折惟忠死後,折家的繼任者是一個棒槌。
是折家數代英武忠烈中,唯一一個棒槌。
那個棒槌繼任以後,折家會進入一個短暫的低谷期。
所以在那個棒槌繼任以後,折家就有些指望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