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謀燕雲,就不再是奢望。”
李迪聽到這話,站在原地冷靜的思量了許久,才緩緩開口道:“沒想到你會想的這麼深遠。你說的沒錯,有了河西的財富,有了河西的良田,有了河西的良馬,我大宋圖燕雲,就不再是奢望。
你既然已經有了決定,那老夫就不會再幹涉你的決定。
你需要老夫做什麼,只管吩咐就行。
此外,你發往汴京城的一切文書,都可以先交給老夫過目。”
寇季愣了一下,疑問道:“為何?”
李迪正色道:“你在西域做的很多事,已經違背了朝廷不少做事的規矩。滿朝文武在不瞭解詳情的情況下,一定會彈劾你。
你的仕途還很長,不能因此被彈劾的罷官。
老夫的仕途已經走完了,所以老夫不怕被彈劾。
你的文書,經過了老夫之手,加蓋了官家賜給老夫的印璽,遞迴了朝廷,百官們就會認為,那是老夫的意思。
他們要彈劾,也會彈劾老夫,而不是彈劾你。
你可以放開了手腳在西域做事。
一切的罵名、彈劾,老夫可以幫你一力擋下。”
寇季沉聲道:“所以您攔下了我遞給朝廷的文書,也攔下了朝廷遞給我的文書,其目的就是打算在中間插一槓子,幫我攬下所有的麻煩。”
李迪毫不猶豫的點頭。
寇季臉色一沉,鄭重道:“以您現在的身份地位,攬下了這些麻煩,下場可能不會太好。您為什麼要這麼做?”
寇季好歹是官家的心腹,又有一位已經成為了聖賢的祖父。
只要他不造反,無論惹下多大的麻煩,朝廷都不會處死他。
李迪就不同了,他已經脫離了中樞,已經失去了權柄,幫寇季攬下所有的麻煩,很有可能會在百官們的彈劾下,丟掉身上僅存的寄祿官,再進一步的話,很有可能會丟掉性命。
畢竟,李迪在離開中樞的時候,可是揹著罵名離開的。
如今趙禎尚沒有幫他洗去罵名,他還揹著那個禍國殃民的名聲。
李迪臉上浮起了一絲笑意,道:“為了百姓,為了燕雲。”
寇季一臉疑惑。
李迪笑道:“朝堂上真正為百姓做事,為百姓謀福的人不多,你就是其中之一。朝堂上有能力謀劃燕雲,有希望拿回燕雲的,也只有你。
你能富國,也能強兵。
雖不通兵事,卻能打出驚天大勝。
只要你一直屹立在朝堂上,我們就有收復燕雲的希望。”
頓了頓,李迪臉上的笑容一斂,抓緊了寇季的手臂,道:“你要是離開了朝堂,那朝廷恐怕再也沒有收復燕雲的希望。”
寇季聽到這話,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不由的想起了陸游的那首詩。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想必陸游在做這首詩的時候,心情應該跟李迪差不多吧。
只是李迪看得見希望,而陸游卻看不到希望。
李迪或許能在生前,就看到王師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壯舉。
而陸游,直至死後,埋進了土裡,屍骸腐爛成塵埃,也看不到王師北定中原的那一日。
寇季大概明白了一些問題。
明白了自己為何在看到了大宋朝堂上的那些蠅營狗苟以後,還沒有造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