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呂夷簡二人在百官們彈劾下,地位其實有些岌岌可危。
他們之所以還在朝堂上,那是因為他一直沒有鬆口的緣故。
可他不鬆口,不代表王曾、呂夷簡二人沒有危險。
相反,他咬的越緊,王曾、呂夷簡二人越危險。
雖說經過了寇季一番威脅以後,滿朝文武收斂了許多。
可他們對付起王曾、呂夷簡二人,依舊是手段百出。
王曾的侄子,在鄉間橫行的事情,已經被王曾解決了。
可如今又被朝臣們挖出來了,在汴京城內各種造謠,中傷王曾的名聲。
呂夷簡自己倒是沒有問題,可呂府的僕人偷人,硬生生的偷出了一樁人命案。
朝臣們沒少藉此毀壞呂夷簡的名聲。
趙禎心裡清楚。
比起王曾、呂夷簡兩個乾乾淨淨的人而言,寇季身上的把柄十分多。
寇季沒少在背地裡做一些越規矩的事情。
朝臣們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寇季看的話,一定會挖出一些蛛絲馬跡。
那些蛛絲馬跡無限放大的話,足以讓寇季陷入一定的麻煩中。
對於寇季以後的仕途,趙禎心裡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準備等王曾、呂夷簡、薛田、張知白、杜衍五個人,在內庭的位置上論一圈以後,再升寇季的官,讓寇季入內庭。
因為朝堂上,論資歷和能力,能壓寇季一頭的,就只有王曾、呂夷簡、張知白、杜衍三人
薛田如今還在參知政事的位置上。
雖然他在西域做錯了事情,但是他沒有還朝,趙禎也不好隔著千里之遙,就擼了他的官職。
若是擼了他的官職,他一激動,做出什麼有損朝廷利益的事情的話,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趙禎的打算是,等薛田還朝以後,就罷了薛田的參知政事,然後將張知白升遷到參知政事的位置上。
然後升任杜衍為禮部尚書,順勢將寇季推成吏部尚書。
等到杜衍、呂夷簡、王曾三人中間任何一個人被罷黜以後,就是寇季入內庭的時候。
到時候,寇季入內庭,就屬於那種矮子裡面拔將軍,拔上去的。
滿朝文武也不會有太多想法。
因為內庭以外,朝堂之上,沒人能比得上寇季的。
武勳除外。
趙禎為了寇季,可是想了很多。
只是他不能往外說。
就在滿朝文武、趙禎頭疼的時候,一個略微有些發福的宦官,跌跌撞撞的跑進了垂拱殿。
到了殿門口,也沒有通稟,直接闖進了殿內,驚喜的大喊著。
“官家!生了!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