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哭笑不得的搖搖頭。
王曾撇撇嘴,冷哼道:“老夫三人也不是那種貪戀權位的人,更不是那種喜歡把所有事情都掌控在手裡的人。”
王曾此話一出,寇季就知道王曾誤會了。
很明顯,他剛才那句話,讓王曾錯誤的以為,他在暗中指責王曾三人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思。
所以王曾才出聲解釋。
寇季搖頭一笑,也沒去澄清這個誤會。
李迪長嘆了一聲,道:“此事就不要再提了……說一說官家要把兩種新的犁具帶進太廟的事情。”
寇季沉吟道:“我覺得官家此舉不錯。官家若是把新的犁具帶進了太廟,天下間有手藝的人,知道了此事以後,必定會紛紛獻上自己手裡的技藝。
到時候,說不定能發現很多利國利民的東西。”
王曾盯著寇季,質問道:“這就是你的目的?”
李迪也看向了寇季。
寇季搖頭一笑道:“我獻上犁具,只是為了打破三司封鎖瑞聖莊上的鍛鐵作坊鐵料的困境,可從沒有想過其他的。
而且,官家剛才說要帶著新的犁具去太廟,明顯是臨時起意,跟我無關。”
王曾哼哼了一聲,沒有再多言。
算是相信了寇季的話。
李迪盯著寇季感慨道:“小子,你可知道,楚王好細腰,宮娥皆餓死……官家此舉若是傳到了民間,民間的百姓們,恐怕會紛紛去學手藝。
屆時,許許多多雜七雜八的手藝,就會獻進宮。
與國有用的恐怕沒幾個。
朝廷為此,要耗費許多人力、物力、財力。”
王曾在一旁補充道:“更重要的是,一些家貧的讀書的苗子,說不定會被家人逼著,放棄讀書,去學手藝。”
寇季側目看著二人,愣愣的道:“官家只是重視了一下匠人和匠人的技藝而已,又沒有拔高匠人們的地位。最大的壞處就是,很有可能會湧現出一批譁眾取寵的人。
但真正有本事的人,也會脫穎而出,為國為民出力。
哪有你們說的那麼可怕?”
王曾、李迪二人剛要張口反駁,就聽寇季繼續道:“朝廷若是不願意派遣官員安置那些前來汴京城的匠人,完全可以交給我工部。
我工部可以不花朝廷一分一毫,把那些匠人們安置的妥妥當當。
至於那些家中貧寒的讀書的苗子,會不會被家人逼著去學手藝,那跟官家可沒關係。
官家只是重視了一下匠人,又沒有拔高匠人們的地位,也沒有說給匠人們授官。
他們要是真的創出了利國利民的東西,官家賞賜一些錢財而已。
那比得上讀書、科舉?
那些家中貧寒的讀書人,家中真的有心供他讀書,絕對不可能輕易放棄。
家中半途讓他們放棄讀書,去學手藝,恐怕跟官家重視匠人無關。
而是他們家中沒有多餘的錢財,供給他們讀書。
縱然沒有官家重視匠人這件事,他們家中的人也會讓他們去種田、又或者謀一些差事去做。”
寇季說完這一席話,瞥向了臉色有些不好看的王曾、李迪二人一眼,幽幽的又補充了一句,“這件事本質上是因為窮,跟官家可沒有多少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