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忠答應了一聲,去祠堂請了一根供著的藤條,到了寇準的書房。
藤條裹成了鞭形,甩起來卻硬邦邦的。
寇準拿過了藤條,甩了兩下,想要告訴寇季,寇府的藤條不是好惹的。
只是剛甩了兩下,藤條一頭就掉在了地上。
寇準、寇季、寇忠三人面面相覷。
寇準立威沒立好,反倒鬧出了笑話,頓時惱羞成怒的道:“去吩咐府上的匠人,給老夫做一個又大又厚的家法。”
寇季鬼使神差的嘀咕了一句,“大的打人不疼。”
寇準嘴角抽搐了一下,惡狠狠的道:“去讓府上的匠人給老夫做一個又長又細的家法!”
“細的容易折……”
“讓府上的匠人給老夫打造一根鑌鐵的藤條,上面給老夫裹上刺!!”
寇準暴跳如雷的怒吼。
寇忠灰溜溜的逃出了書房。
寇季果斷就跪倒在了寇準面前。
他認慫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
退一步海闊天空……
君子報仇……
總之寇季給自己找了無數認慫的理由,安慰著自己。
寇準見寇季認慫,臉色才緩和了幾分,他瞪著寇季道:“你個臭小子,一點兒也不叫老夫省心。
你若不是老夫的孫兒,老夫就把你千刀萬剮了。”
罵罵咧咧中,寇準把手裡的手書甩給了寇季。
“拿著!滾蛋!老夫今日不想看到你。”
寇季拿起了手書,打量了一眼,略微有些發愣。
手書是趙禎寫的沒錯,趙禎的筆跡他認得。
只是手書上多了兩方印璽。
一個是皇帝寶璽,一個是內庭相印。
之所以用皇帝寶璽,而不用傳國玉璽,那是因為五代時期,從始皇帝手裡傳下來的傳國玉璽就失蹤了。
所以大宋皇室並沒有傳國玉璽在手。
歷任宋室帝王的玉璽,都是從趙匡胤手裡傳承下來的銘刻之印。
非傳國玉璽。
後世人稱大宋得國不正,除了趙匡胤陳橋兵變,欺負人家孤兒寡母外,也有傳國玉璽的原因。
但手書上蓋的是不是傳國玉璽,寇季不在乎。
寇季在乎的是手書,以及上面的兩方印璽。
有了這兩方印璽,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保州建立皇帝的親軍了。
一支名義上歸趙禎管轄,實際上歸他管轄的親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