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官一
高祖發跡太原,官名稱位,皆依隋舊。及登極之初,未遑改作,隨時署置,
務從省便。武德七年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尚書、門下、中書、秘
書、殿中、內侍為六省。次御史臺;次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
鴻臚、司農、太府,為九寺;次將作監;次國子學;次天策上將府;次左右衛、
左右驍衛、左右領軍、左右武候、左右監門、左右屯、左右領,為十四衛府。東
宮置三師、三少、詹事府、門下典書兩坊。次內坊;次家令、率更、僕三寺;次
左右衛率府、左右宗衛率府、左右虞候率府、左右監門率府、左右內率府,為十
率府。王公以下置府佐國官。公主置邑司已下。併為京職事官。州縣、鎮戍、嶽
瀆、關津為外職事官。又以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特進、(正二品。)左
光祿大夫、(從一品。)右光祿大夫、(正二品。)散騎常侍、(從三品。)太
中大夫、(正四品。)通直散騎常侍、(正四品。)中大夫、(從四品上。)員
外散騎常侍、(從四品下。)中散大夫、(正五品上。)散騎侍郎(正五品下。)
通直散騎侍郎、(從五品上。)員外散騎侍郎、(從五品下。)朝議郎、承議郎、
(正六品。)通議郎、通直郎、(從六品。)朝請郎、宣德郎、(正七品。)朝
散郎、宣義郎、(從七品。)給事郎、徵事郎、(正八品。)承奉郎、承務郎、
(從八品。)儒林郎、登仕郎、(正九品。)文林郎、將仕郎,(從九品。)並
為文散官。
輔國、(正二品。)鎮軍(從二品。)二大將軍,冠軍、(正三品。)雲麾、
(從三品。)忠武、壯武、宣威、明威、信遠、遊騎、遊擊(自正四品上到從五
品下。)十將軍,為散號將軍,以加武士之無職事者。改上開府儀同三司為上輕
車都尉,開府儀同三司為輕車都尉,儀同三司為騎都尉,秦王、齊王下統軍為護
軍,副統軍為副護軍,上大都督為驍騎尉,大都督為飛騎尉,帥都督為雲騎尉,
都督為武騎尉,車騎將軍為遊騎將軍,親衛驃騎將軍為親衛中郎將,其勳衛驃騎
准此。親衛車騎將軍為親衛郎將,其勳衛翊衛車騎並准此。監門府郎將為監門中
郎將,領左右郎將,准此。諸軍驃騎將軍為統軍,其秦王、齊王下領三衛及庫直、
驅咥直、車騎並准此。諸軍車騎將軍為別將。其散官文騎尉為承議郎,屯騎尉為
通直郎,雲騎尉為登仕郎,羽騎尉為將仕郎。武德九年,罷天策上將府。
貞觀元年,改國子學為國子監,分將作為少府監,通將作為三監。八年七月,
始以雲麾將軍為從三品階。九月,以統軍正四品下,別將正五品上。十一年,改
令置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師。其三公已下,六省、一臺、九寺、三監、十二衛、
東宮諸司,並從舊定。又改以光祿大夫為從二品,金紫光祿大夫為正三品,銀青
光祿大夫為從三品,正議大夫為正四品上,通議大夫為正四品下,太中大夫為從
四品上,中大夫為從四品下,中散大夫為正五品上,朝議大夫為正五品下,朝請
大夫為從五品上,朝散大夫為從五品下。其六品下,唯改通議郎為奉議郎,自餘
依舊。更置驃騎大將軍為從一品武散官;輔國、鎮軍二大將軍為從二品武散官。
冠軍將軍加大字。及雲麾已下,遊擊已上,改為五品已上武散官。又置昭武、振
威、致果、翊麾、宣節、御武、仁勇、陪戎八校尉副尉,(自正六品至從九品,
上階為校尉,下為副尉。)為六品已下武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