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的三首歌,加上其他演員的友情奉獻,直至六小齡童下場,總共上演了十五個小節目,耗時差不多一個小時出頭。
如果說這些節目相當於在芸園的戲樓裡舉辦了一場小型的聯歡會,都不為過。
至於這些節目的精彩程度亦不比正規演出遜色多少。
尤其臺上臺下嘉賓的友好互動所造成的樂趣和融洽感,竟然與1983年首屆春晚的味道很是相似。
只是可惜,儘管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但鑑於種種不同的忌諱,這樣的好節目和現場氣氛卻無緣讓公眾得見。
無論從當前國內社會的意識形態還是個人利益角度出發,寧衛民都只能讓這裡發生的一切始終被侷限在這個戲樓之內,不得外傳。
這不能不說是甚為可惜的一件事。
當然,如果反過來看,也恰恰足以說明今天有緣來這裡參加這場婚禮的嘉賓,又是多麼的有福氣。
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他們今天能坐在這裡吃著大菜,喝著美酒,看著眾多中外明星如此精彩紛呈的節目,實乃他們平生難得一遇的盛況,是做夢都夢不見的享受。
好多人,那真是巴不得這一頓飯的時間再長一些才好。
是由衷地希望這人世間能有不散的宴席啊。
可也別說,雖然這種想法看似得寸進尺,不切實際。
但誰讓寧衛民是實打實的京城首富呢,他的婚禮怎麼可能按常規來看待呢?
尤其所有的內容安排和排場都是出自大家閨秀江念芸的安排,這就更是一般小戶人家永遠無法想象到的。
所以起碼在一定範疇內,這種看似異想天開的虛妄期盼也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
雖然要按照通常來講,一席酒飯也就吃個一個多小時也就罷了。
這十五個節目的時間長短也是恰到好處,演完了也吃完了,大部分賓客這就該抹嘴兒走人,告辭歸家了。
但寧衛民的婚禮可不是這麼規劃的,那是溜溜的安排了一整天的吃喝玩樂呢。
實際上那個哪怕白天這頓飯吃完了,還有晚上去西邊花園子喜樓裡的夜宴呢。
那喜樓不但搭的事數丈高的樓閣,上面彩活兒五彩繽紛,而且還安裝了彩燈和宮燈。
晚上開燈宴客,再安排些快書、單絃、大鼓的節目,在樓內的小戲臺表演。
樓裡樓外的客人都可以邊吃喝邊欣賞,那自然又是另有一番情趣。
這還不算,晚上宴客之前,還得再放一氣兒查鞭。
戲樓外頭放,芸園大門前也放,總計十掛萬響。
而且隨後還要並放五色煙火以及天壇園方送賀的盒子花,那更是難得一見的美景盛況。
(盒子花《風調雨順》實景圖)
尤其盒子花這東西,那可是一層層內容摞疊起來,可以一層一層燃放下來,機關訊息聯動的大型煙花。
有形、有聲、有色、絢爛、變化無窮,內容豐富,非常神奇。
連康術德和江念芸都認為這東西已經絕跡了,偏偏天壇公園因為舉辦燈會的原因,從去年參加燈會的津門匠人那裡發現了這種東西。
而且打在日本得知寧衛民要回來辦婚禮的訊息,天壇老園長就惦記著要送這麼一份特別的賀禮給寧衛民的婚禮添彩。
結果他一回來就著手開始張羅這件事,聽說花了不少錢,才讓人制作了一套《白蛇傳》,帶給了寧衛民一份天大的驚喜。
按照老園長的說法,這套盒子花燃放起來,從頭到尾,應該能看到六個節目。
分別是《許仙遊湖》、《斷橋》、《拜堂》、《許仙開藥鋪》、《盜仙草》和
《水漫金山》,幾乎是整個《白蛇傳》故事的完整流程。
所以說,這才是晚上的重頭戲,別說普通賓客了,就連寧衛民和松本慶子也是翹首以待,期待得很,巴不得大飽眼福呢。
而且他們也早就跟導演大澤豐打好了招呼,晚上一定要把盒子花燃放的過程拍攝下來。
文化輸出嘛,拍出來給人看的,當然得是這種只有華夏才有的絕活兒。
當然,期待越高或許失望就越高,這時候要說這樣的大話,或許還早了點。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即便是再聚焦於眼前的宴會,那也不能說就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