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蘭》這部電影票房爆發,符合太多人的利益了。
所有被這部電影利益繫結的人,無不喜笑顏開,心中充滿了美好的願景。
但卻不是所有人心情都好,至少有些片商的心情就極其抑鬱。
「……樸社長,雖然您和松竹映畫一直長期合作,但你想用一百萬美元就買下這部《李香蘭》的海外發行權跟錄影帶出版,呵呵,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想松竹映畫的迫本社長應該告訴您了,這部電影是松本桑名下的霧製片廠獨立拍攝的,而且製作成本高達十億円……」
「不,您誤會了,松本桑和松竹映畫的合同已經在去年就到期結束了,霧製片廠是松本會長個人全資購買的企業,並不是松竹旗下的衛星公司。我們和迫本社長之間的院線合作是基於互惠互利的平等關係。」
」當然,松本桑向來尊重迫本社長建議,我們也很感謝松竹映畫對我們的關照,尤其對於松本社長把您介紹給我們的好意也很承情。但是您開出的條件,恕我們真的無法接受。優秀的影片自然就該有優秀的價格,即便不提製作成本日本本土的票房也說明了一切。您如果買回去在韓國上映一定會賺大錢的……」
霧製片廠的廠長辦公室裡,身為業務部長暫代廠長之職的渡部滿整個人都陷入了那張軟軟的老闆椅中,他一邊輕鬆地翻看著報紙上對於《李香蘭》的吹捧和報道,一邊悠閒地聊著電話,那姿態是相當放鬆。
今天已經是他接到的第三個外國片商的電話了。
就在五分鐘之前,他接到了來自韓國CJ娛樂集團副社長樸承佑的電話,此人是松竹映畫的合作伙伴。
這次來東京,又是為了他們在韓國的院線來松竹選購新片的。
恰巧趕上《李香蘭》的票房在松竹院線爆炸。
由於韓國也是戰爭受害一方,對這段歷史同樣銘心刻骨,而且李香蘭在韓國同樣有名。
樸社長認為這部電影拿到韓國一樣有前景,於是開口就要跟迫本社長購買此片。
松竹也就做了個順水人情,把霧製片廠的聯絡方式給了他。
於是和松竹映畫一談完,這位樸社長扭臉就把電話打了過來。
剛開始給岡本晃的報價只有八十萬美元,被岡本晃一口回絕他也不生氣。
隨即又開出了一百萬美元的價格表示誠意。
然而沒想到岡本晃依然婉拒。
於是驚訝於霧製片廠的胃口太大,樸社長就打出了松竹映畫長期合作伙伴的招牌,表示自己跟迫本社長關係匪淺,希望霧製片廠能夠有所忌憚,不要太貪心。
卻沒想到岡本晃根本無動於衷,雖然話說的很客氣,但還是沒有在價格上退讓的意思,甚至流露出了些許譏笑他小氣的意思。
「岡本桑……」再三被拒絕,身為韓國較為重要的發行商,樸承佑話裡也不免有些不爽,「這部電影我已經去看了,我承認在這部電影的拍攝成本很高,場面也很大,但這部電影在商業元素方面並不是很足,現在能在日本賣得好,還是因為貴廠廣告宣傳做得好的效果,居然能把電影和女權聯絡到一起我深感佩服。但是這個辦法在韓國是不可能複製的。而且韓國市場規模也沒有辦法和日本比,一百萬美元我買下來,其實是有一定風險。合作是要互惠共贏才能叫合作,你總不能讓我們CJ沒錢賺……」
岡本晃既不氣,也不惱,票房越來越好,他的底氣也就越來越足。
不過岡本晃也不願過分得罪了對方,讓韓國片方以為自己沒有誠意。
「樸社長,您真的誤會我了。我不是不體諒您的難處,可問題是我賤賣的話,沒辦法跟松本桑交代啊。恐怕您還不知道,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
出價都比您要高。如果您真有誠意的話,二百萬美元,您要的東西我們打包賣!」
岡本晃也知道CJ是個有實力的合作伙伴,否則也不能和松竹映畫合作這麼久。
但是韓國的電影水平真心不行,現在的除了好萊塢電影,其次就要靠日本電影和港城的華語片來填補空擋。
他們沒道理看到《李香蘭》這樣賣座,有難得的大製作電影不引進,對他們來說無非也就是賺多賺少罷了。
而且韓國的片商也有好幾個,如果價格和他預期太多,他不介意再等等看,好好選選。
畢竟他沒說假話,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方面都已經達成比較理想的協議了,價格全在百萬美元以上。
泰國估計也沒問題。
沒道理賣給市場規模更大的韓國片商反而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