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歲末,《人民日報》刊登的一篇文章——《一個有獨創精神的廠長步鑫生》,使浙江海鹽襯衫總廠廠長步鑫生成了明星式的人物。
步鑫生提出的“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的分配方案。
實際上就是要打破“端鐵飯碗”、“吃大鍋飯”、“幹多幹少一個樣”的平均主義分配製度。
隨後,國家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組也做了相關報道。
於是裁縫出身的步鑫生不但被樹立為改革開放的一個先進典型,他的事蹟也影響到整個工業系統的改革程序。
一時間,擴大企業自主權,推行廠長負責制,成為了全國工業企業重點參照的改革方向。
但現實就是這麼諷刺。
與之恰恰相反的是,已經先一步試行的經營管理者責任制,並且取得實際成效的京城服務行業,卻於12月間,對改革的前景出現了動搖,甚至掉頭開上了歷史的倒車。
敢情今年自年初以來,自京城市委決定在前門、西單兩條大街上進行試點。
允許三十人已下的國營零售店、飲食服務店,實行國家所有,集體承包責任制。
說只要完成一定的利潤額,所剩全歸企業,不再分成。
那些率先一步被逼著走出這步的國營、集體企業,很快就嚐到了實際的好處。
不但本來虧損的買賣都扭虧為盈,變得紅紅火火。
寧衛民可是精挑細選,又跟賣魚的仔細打聽了養魚情況。
才花高價買下了這幾對兒成熟期的神仙魚。
水溫多少,小魚平時喂什麼魚食,他都嚴格按照過去的來,養得很用心。
因此,這幾對魚挪到了新環境裡,都很適應。
既沒有病的,也沒有死的。
而且沒幾天,那對“三色神仙”的母魚公魚身下都居然出現了一個小管兒,開始下垂。
這也就是說,好事兒要來了。
在寧衛民的喜出望外下,果不其然,六月初的一天,母魚開始舔板了。
這就是主動清理產卵區的表現。
等到它頻率越來越頻繁,到了幾乎不停的連續舔板的時候。
寧衛民知道該為繁殖魚卵的孵化缸做專門的準備,到了接錢的時候了!
說實話,有關這方面的技術要求,其實不難。
主要就是水溫和氧氣控制好了就行。
具體來說,得提前就困好水,然後把孵化缸的水溫度定到比繁殖缸中溫度略高一度。
最後還得保證孵化缸的困水氧氣充分。
當然,由於這年頭沒有專業電動器材,只能透過土辦法來保證這一切。
比如有關溫度,寧衛民除了太陽曬水。
能做的只有燈泡烘烤的辦法。
他用木板接了四個六十瓦的大燈泡子照浴缸。
威力也就湊合吧,頂不上浴霸的一半功效。
至於有關氧氣,那就更得費力氣了。
困水裡早就沒氧了,寧衛民也沒處弄氧氣泵去。
他就只能用水舀子反覆攪動的辦法來人工製氧。
這就是此時為什麼市面上神仙魚稀缺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