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憲洲知道,一時半會兒是說服不了老爸的,他只能先解決燃眉之急。
紡織廠一大半都是女性員工,她們最熱衷於傳播男女那點事兒。
紀敏眼下的身形雖然很難看出懷孕的跡象,但任何一個作為過來人的女人多多少少還是能看出點端倪的,要不了幾天就會傳遍全廠,到時候元義剛兩口子就顏面盡失了。
“不如先回老家吧。”
元憲洲的建議立刻得到劉彩霞的贊同,元義剛也覺得這是最好的辦法。
元憲洲說的老家是爺爺叔叔們住的鄉下海邊,名叫桃源村。
元義剛從小在桃源村長大,元憲洲以前放暑假時,也常到桃源村玩。
元憲洲的爺爺叫元仁貴,往上推兩輩兒是sd人。
要是再往上推的話應該是鮮卑人,複姓拓跋。
兩晉南北朝時期,不斷有拓跋家族的人列土封疆,稱王稱霸。
有一個拓跋家族的人當上北方中國的皇帝後,痴迷漢文化,率領族人全面漢化,拓跋也改成了元。
元憲洲只知道姓元的名人有個叫元稹的,是與白居易齊名的大詩人,也是《西廂記》的原作者。
元仁貴除了元義剛這個兒子外,還有兩子兩女。
兩個女的是元義剛的姐姐,兩個男的是元義剛的二弟三弟。
元義剛的兩個姐姐,一個嫁在鄰村,一個嫁到了縣城裡。
二弟元義劍也當過兵,轉業後跟姐姐一樣落戶到縣城裡了。
三弟元義鐘則跟著元仁貴一起留在鄉下當了漁民。
海邊的漁民一直都過得比較優渥,即便在災荒年的時候,他們都很少有挨餓的,頂多糧食少一點。
到了改革開放後,漁民更是如魚得水了,家裡稍微有點勞動力的基本都成了萬元戶。
元憲洲借了輛軍用吉普,拉著元憲江和紀敏趕往老家。
元憲洲前世快四十歲考的駕照,今世還沒忘幹淨。
那年月路上的交警少,但車子也少,所以無照駕駛被查到的機率還是不小的。但開著軍用吉普安全系數大大提高。
車子在柏油馬路上跑了一個多小時,又在鄉間小路上跑了半個小時。
桃源村富裕,鄉間小路修得也不錯,元憲洲開著吉普車,直接來到爺爺和叔叔住的大房子前。
爺爺元仁貴挺著硬朗的身板站在房子前迎接元憲洲哥倆。
元仁貴跟元義剛長得很像,都是寬肩膀,四方臉。
元仁貴此時不到70歲,頭發漆黑,一根白的都沒有。
上一年夏天,元憲洲來到桃源村幫元仁貴種水稻,元仁貴扛著一袋化肥,一口氣走了半裡地。
上一世,元義剛去世時,元仁貴依然身體健壯,一直活到快九十歲才去世。
元仁貴很喜歡元憲洲和元憲江哥倆,元憲洲剛把車子停好,他就過來一手拉一個領著哥倆來到院子裡。
院子裡高大的棗樹下擺放著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小盆剛打下來的大紅棗。
“今年的棗子甜著呢,快嘗嘗!”
元憲洲和元憲江哥倆坐下來,元憲江先抓了一把遞給紀敏,三個人一起吃起來。
元仁貴則抱著大茶杯在一旁喝著茶水跟哥倆兒聊著天兒,詢問詢問親戚裡道的狀況。
沒一會兒,三嬸子從裡屋出來了,招呼他們幾個:“屋裡都收拾好了,要不進屋歇著吧。”
元憲江起身,領著紀敏進屋了。
元憲洲則繼續吃著棗子,跟爺爺閑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