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虎的歪理還真是多,都是一套一套的,而且還自認為很有道理,其實狗屁都不是。
這小子除了臉皮厚點,真沒有其他優點了。
“兄弟,竟然拍電視劇這麼賺錢,為什麼我們不專攻電視劇。”許虎問道。
“誰說拍電影就是為了賺錢的,還有誰說拍電視劇就比拍電影賺錢?”
許虎聳聳肩道:“這不是明擺著,《夜店》投資三百萬,你賺了兩千多萬,但是《亮劍》了,光是首輪播映權,你就賺的不止兩千萬,這麼明顯的賬目,你都看不懂嗎?”
王野給許虎一個眼神,讓他自己去領會,不想和這個歪理專家理論。
經常以點蓋面,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在未播放之前,誰敢說自己的電影和電視劇就一定賺錢。
就他自己都不敢這麼保證,世界瞬息萬變,誰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意外。
而且兩者也無法比較,一個小熒幕,一個大熒幕,甚至連觀眾都不一樣。
當然也有一些人,覺得電影要比電視劇高貴一點,有些人只演電影,不管演成什麼樣,他都覺得自己要比那些演電視劇的人高一等。
不過話又說回來,拍電視劇,還真的比較賺錢,最起碼對他來說是這樣的。
當然他也不可能放棄電影,專門去拍電視劇,電影也有賺錢的啊,那些大投資,那些絢麗的畫面,賺起錢來,能賺到你懷疑人生。
只是他現在家小業小的,投資不起,慢慢來不急,遲早都是他的。
李斌和何軍他們看到新聞以後,也紛紛打來電話,詢問新聞是不是真的。
王野沒有隱瞞,實話實說,他聽得出,李斌他們也挺興奮的。
一般來說,演員演完一部戲以後,製片方賺多少錢,和他們沒有一點關係,虧了錢,製片方也無法找他們麻煩,賺了錢,也和他們沒多大關係,好一點的製片方,事後還補發個紅包。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部戲從開拍,到播出結束,都和他們息息相關,戲的好壞,大部分責任都是由演員來決定的,當然也有別的因素,比如說劇本,導演等等。
戲不好看,觀眾不會說製片方投的錢少了,只會說演員演技不到位。
戲好看,觀眾也不會太關注製片方投了多少錢,只會說這個演員演的真好。
一部戲的反響好,給投資人帶來的是錢,而給演員帶來的是人氣,人氣高了,他們的片酬也就高了,找他拍戲的人也就多了,投資人也比較放心在他們身上投錢。
李斌他們高興,一是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二是能給他們帶來不少的人氣。
六月一號,國際兒童節,這天除了小朋友高興,大人們也挺開心的。
鬧騰了這麼久的《亮劍》,期待了這麼久的電視劇,終於要開播了。
由於王野是有女兒的人,被學校早早的叫到學校,參加學校舉辦的六一活動。
“各位家長,等下有一個活動,希望大家能積極的參加。”一年級的班主任褚老師一直反覆的交代這一點。
沒辦法,都是有錢人的家長,她怕這些家長顧於面子,不好意思玩一些弱智的遊戲。
“希望家長們能給自己的孩子做一個積極的表率。”
這些家長平時都是西裝革履的,但是這次為了好看,學校準備了親子服裝,統一的運動服。
一年級的家長還好,年紀都不大,也沒有發福的厲害,穿上運動服,倒是能看的過去。
但是那些高年級的家長就不行,發福厲害的,能把運動服撐破,看上去十分的辣眼。
王野看著這些家長,心裡有了嚴重的危機感,一定要運動,不能讓身材走形。
這也不知道是王野第幾次決定鍛鍊了。
這次參加活動,只有王野一個人來,林曉君忙於公司的工作,《亮劍》實體書的出版,也正式在洽談。
而林曉婉這個瘋丫頭,由於現在沒有工作,邀上幾個同學好友,不知道跑哪裡去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