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錢糧,鄧文豪也很頭疼,別看現在手上有六十萬大軍,但每天的消耗也是天文數字,以前還可以打下新的城池來以戰養戰,現在楚地已經全部被拿下來了,沒有新的收入來源,只能坐吃山空,為此他們幾個主要將領也是天天發愁。
“現在除了壽春、江都、臨安等幾個少數城市已經恢復了生產之外,其他的地方還是一片狼藉。那些投降我們的地方勢力,雖然沒有兵權,但收的賦稅都不上繳,他們還說以前就是這樣規定的。”鄧文豪說起這些地方勢力也是一臉氣憤。
鄧元覺嘆了口氣:“這確實都是吳世奇以前埋的坑,當年他的權力下放地方政策,雖然在短期之內給我和田無忌、姜桓楚帶來了一些麻煩,但後遺症也同樣明顯,地方勢力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都瘋狂的擴軍,導致大量的土地沒人耕作,手工業者也無心生產,經濟一片蕭條。”
“那父親你為什麼還要重用吳世奇呢?這樣的人不如一刀殺了乾淨。”鄧文豪對父親的做法很是不解。
鄧元覺語重心長的說:“在打仗方面,你是三兄弟裡面最勇猛的,但是說到政治手段,就遠不如你大哥文英了。楚地除了項家和高家之外,勢力最大的就是吳家。高家名聲已經臭了,不足為慮。但項家還在我們的對立面,如果再殺了吳世奇,那剩下的這些世家豈不是人人自危,到時我們還怎麼治理他們?再說吳世奇也算是個大才,堂堂的楚國丞相,我又怎捨得輕易殺了他。”
“父親教訓的,孩兒知錯了。”鄧文豪低下了頭。
“不過籠絡歸籠絡,吳世奇自己挖的坑還得讓他自己來填。那些下方給地方的權力必須要重新收回到中央來,每年該交的賦稅,一文錢也不能少,你待會去告訴吳世奇,不管他用什麼辦法,必須把這件事給我辦妥了。”鄧元覺目露寒光。
“大將軍,收回賦稅也是將來的事了,眼前我們的錢糧只夠支撐半年,要不我先率一支部隊去秦國借點,解當下的燃眉之急?”周雲景也很擔心糧食問題,他說的去借,當然就是去搶了。
“不可,我們暫不能輕易用兵,打贏了還好,一旦打輸了或者陷入了僵持戰,我們的消耗就更大了。”鄧元覺否掉了周雲景的意見,又對鄧文豪道:“文豪,你給陛下上書,請他給些物資支援,他多少還是會給我們一些的。另外你再派人去秦國和燕國,看看他們能不能給我們提供點幫助,如果實在不行,去找找當地的大富商,試著從他們那裡先購買一些糧食。”
鄧元覺想了想又面露憂色:“以我對陛下和燕赤行的瞭解,他們再過給我們支援後,一定會反手對我們進行經濟封鎖,那時我們就麻煩了。”
鄧文豪突然道:“我有個辦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聽說高義回建鄴後,陛下封他為大司農,以後和李司徒一起掌管大宋的財政。這李司徒心中肯定不滿,不如我們找他幫忙?”
周雲景雖然是楚人,但對大宋五大世家也有一定的瞭解:“他會幫忙嗎?我怎麼聽說你們世家之間相處的並不融洽啊。”鄧家也是五大世家之一,所以周雲景用詞相對委婉。
鄧元覺卻認為可以:“不錯,這主意可行。周將軍你有所不知,別看我們五大世家平時各自爭鬥,但只要牽涉到世家和皇權之爭,我們就一定會聯合在一起。陛下已經忘記了他的帝位是怎麼得來的,當年要不是我們五大世家聯手,他怎麼可能從太子肖道源手中奪得儲位。”
鄧文豪見父親認同自己,大喜道:“正好三弟現在就在建鄴,我去給他寫封信,讓他秘密去見李司徒,李司徒掌管大宋財政這麼多年,他如果肯幫我們,就一定會有辦法替我們解決糧草問題的。”
鄧元覺正色道:“就算他肯幫忙,這也只是暫時解決燃眉之急的辦法。想要在這亂世長久的生存下去,就只能靠自己。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戰事不會有以前那麼頻繁,我們得抓緊時間儘快恢復楚地的生產。”
夏口和許昌兩個方向的戰爭還在繼續,可田無忌和姜桓楚明顯已經動力不足,楚國滅亡了,齊國和宋國這次在楚地的爭霸,最終以齊國的失敗而告終。雖然齊國也佔領了不少城池,但和付出相比,還是收益太少了。
田無忌上書姜無雙說暫時不打算退兵,理由也很簡單,他知道肖道成和鄧元覺之間的矛盾一定會進一步激化,只要他繼續在這兩個戰場上拖住鄧元覺,就有機會把他拖垮,到時就能一舉拿下整個楚國。
齊國當年就是用這一招對付燕國的,所以姜無雙也同意了田無忌的建議。要拼國力,別說只是一個殘敗不堪的楚國,就是大陸其他四國聯合起來也比不上齊國。
可是所有人都低估了鄧元覺,他在李元慶等三大世家的暗中幫助下居然撐過了最艱難的一年。
一年後,在吳世奇的運作下,地方的稅收又重新回到了鄧元覺的手上。作為前楚的丞相,吳世奇確實是一位難得的大才,他為了保住自己和族人的性命,這一年可算是嘔心瀝血,在他的努力下,楚地大部分城市已經恢復了生產,國家的財政收入也達到了戰前的五成水平。
對於這樣的成績,鄧元覺當然是非常滿意,在確定吳世奇對自己夠不成威脅之後,他就將楚地的政務全部放權給了吳世奇,自己只一心負責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