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慕楚唱的那首《Mine Mine》討論度很高,粉絲們都在問歌名是什麼,為什麼沒聽過。
有一些觀眾更是聽出《Mine Mine》和《我不配》用的是同一個伴奏,於是就更加好奇了。
一個伴奏,不同歌詞,竟然唱出了兩種感覺。
不過這些都是周秸倫的事了,秦慕楚也不打算回應。
到時候如果周秸倫想要《Mine Mine》這首歌的話,再把歌詞給他就行了。
看了會新聞,沒什麼特殊的事,剛準備關電腦,頓了下,又在搜尋欄裡輸入了“柏林電影節”。
畢竟就要報名這個電影節,但對它的瞭解還是很少。
看了下歷屆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名單,秦慕楚驚訝地發現“柏林”對於華人導演還是挺友好的。
華人最早獲得金熊獎的是天朝人,老謀子的《紅高粱》,然後李桉獲得過兩次,謝非得過一次,王權安得過一次。
而且王權安就是今年得的,《圖雅婚事》。
說實話,此前秦慕楚並沒有聽說過王權安這位導演,也沒看過他的作品。
包括這部獲得金熊獎的《圖雅婚事》。
查了一下才知道,這位導演也算是他的老學長,燕影畢業的,是個藝術片導演,拍的電影都挺文藝的,得了不少獎。
就是名氣不大。
圈內名氣怎樣秦慕楚不知道,因為他很少和圈子內接觸,但圈外肯定是沒什麼名氣的。
因為秦慕楚兩輩子都沒聽說過這個導演,更沒看過他的電影。
按理說獲得金熊獎的導演,不說和老謀子一個級別,但起碼不虛馮大鐵了吧。
結果一點動靜都沒。
這讓秦慕楚更加堅定了信念——柏林重在參與。
他不是個對藝術片有很大執著的人,事實上他對於電影的審美和大多數普通觀眾類似。
那種劇情枯燥乏味,或者用極端的黑暗痛苦來表達某種思想的藝術片,他理解但不喜歡。
包括《色戒》,他很欣賞這部電影拍攝的手法,劇情節奏,利用激情戲表達感情的張力,但這電影他不會看第二遍。
如果看了第二遍,絕對不是因為想看,而是帶著學習的態度去看。
簡單的說,他看《色戒》看得不是電影,而是怎麼拍這部電影。
不考慮導演的身份,以一個觀眾的角度,他更喜歡《七號房的禮物》、《當幸福來敲門》、《大話西遊》這一類電影。
有思想,故事也很精彩。
這可能就是老謀子說的他們那代導演和秦慕楚這種新一代導演的不同。
生長在不同的時代背景,對於世界的理解不同,對電影的審美也不一樣。
但無可否認的是,商業片是電影的主流,也只有商業片才能帶動電影行業的發展。
要是都去拍藝術片,那娛樂圈的工資還不如進廠打螺絲賺得多。
因此,某方面來看,兼顧了“藝術性”和“商業性”的奧斯卡才是“含金量”比較高的獎項。
如果它不搞歧視和政治正確的話。
關掉“柏林電影節”的搜尋介面,秦慕楚又輸入了“奧斯卡”。
頓時,一大堆資訊出現。
而其中最新的,也是最突出的,就是“《色戒》衝擊奧斯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