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福建小城,古稱興化,又名莆陽。
說起這座城市,早在畢業那會兒,我就有所耳聞。
當年名震國內醫療界的莆田系就是從此誕生,其蔓延之寬,流傳之廣,十幾年來,影響尚未消褪。
在這裡,我也就不多做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或者知乎上搜搜。
書歸正傳。
那天,我跟老朱見面後,先是去了賓館,把行李放下。
然後呢,二人話不多說,直接殺往莆田最大的玉石市場:工藝美術城。
玉石,又名翡翠,在莆田算得上是歷史悠久。早在清朝那會兒,這裡的制玉工藝,國內首屈一指。不誇張講,當時莆田要說第二,沒人敢做第一!
進了美術城,給人第一感覺,就是人多。
而展銷會設在美術城最東面的一個場館。剛進門,一株十餘米高的樹雕橫空出世,端的讓人歎為觀止。
場館很大,大的難以想象。
而瓷畫不過其中一項。事實上,這次展銷會的主題名為中華民間收藏交流會,自然傳統工藝作品數不勝數。
譬如根雕,又如玉石,反正玲琅滿目,看的讓人眼花繚亂。
而老朱的攤位,早在個把月前就訂過了。所以呢位置極佳,正對館門正中央,但凡進來的人,少不了瞄上幾眼。
而另一方面,老朱之所以比我晚來一天,不是沒有原因。
那些個瓷畫瓷瓶,必須得透過組委會物流運到莆田,因此前前後後,老朱忙活了大半天,也就耽擱了時日。
講真,老朱的瓷畫,我還第一次見。
坦白講,確實很有看頭,單瞅瓷瓶上勾勒出的線條,極為考究。
“阿朋,怎麼樣?是不是蠻有品位?” 老朱沾沾自喜。
我笑笑,表示贊同。
“你還別說,順子找的這些畫師,手藝真不賴。我雖然對這行不懂,但能感覺到,就這畫功,沒個三五年沉澱,想都別想。”
老朱一聽,立馬驚訝得合不攏嘴。
“喲,瞧不出啊,想不到阿朋你還是個行家,嘖嘖,可以啊!”
見狀,我趕忙打住。
“拉倒吧,就我這欣賞水平,少寒顫我了。喏,來人了。”
話說著,幾個老外咋咋呼呼過來。
從面相上看,這哥幾個應該非洲那旮瘩過來,長得那叫一個黑,我估摸著跟咱老家鍋底有的一拼。
瞅著買賣來了,老朱活脫脫立馬成了孫子。
&ne,welcome。”
我一聽,眉毛皺成一團。
這小子怎麼越看越像假洋鬼子了,還哈羅哈羅的。就這中式英語發音,得虧大學外語老師沒在,不然臉全都給他丟光了。
不過呢,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這幾位外國哥們,一開口居然流利的中文。
“哥們兒,這玩意兒不錯,怎麼賣的?”
喲呵,還是標準的京腔,頓時讓我刮目相看。
要不說這世界變化太快,敢情老外也與時俱進學起了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