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秦逸塵更是想到,他面對永夜神王的恐懼,甚至現在回想起那茫茫無邊的黑夜,要說一點都不害怕,只有敢戰神王的怒火勇氣……
騙天騙地騙不得自己,騙人騙神騙不得道心。
“可我已經在日夜修煉傳心錄,甚至我每時每刻都在關照道心,觀星兄也為我指明天道,更有天缺圖指引著我……”
為何,還是會如此?
秦逸塵悟性不算弱,這個問題他很快就想明白。
總結起來,唯有八個字。
說時似悟,對境時迷。
最為簡單的比喻,就例如誰都知道要拾金不昧,而秦逸塵小時候也見到過銅錢。
母親教導過他,他能撿到錢,是因為別人丟了錢,丟了錢財,必然會心急如焚。
可秦逸塵撿到銅錢後,就想著去買一包蜜餞,在外邊吃完再回家……
這便是對境時迷。
沒撿到錢的時候,誰都知道拾金不昧,誰都告訴自己要拾金不昧。
但秦逸塵撿到的只是幾枚銅錢,若是撿到他人裝著不少積蓄的錢袋……
若是秦逸塵當時也明白何為道心,能通曉丟錢之人心中之焦急,他或許就會在原地等著。
或許秦逸塵可以覺得幾枚銅錢,估計對大人來說都不算什麼,可他必須要換位思考。
他也希望自己丟了錢後,折返回去尋找,能見到好心人在原地等著,如數奉還。
為表感激,秦逸塵也一定會贈予錢財感謝,可這是兩回事。
“說時似悟,對境時迷……”
秦逸塵細細感受,再說通俗點,就如看到別人修煉歷練,說什麼簡單無比,可真輪到自己時,未必要比別人做得好。
除此之外,還有關於白觀星對於識海的另一種解釋,就類似於多年的記憶令靈魂藏有雜念。
甚至用凡俗的話來說,就是童年之經歷,形成性格的變化。
例如血嬰老祖,這是很明顯能感覺到其孤僻殘暴,對他人給予的好意很是抗拒。
當然,秦逸塵並不覺得血嬰老祖做的如何不好,相反,血嬰老祖一直在說,他招惹的天無敵,他會自己來扛,不會連累他人。
但多年的孤僻和慘痛遭遇,讓血嬰老祖形成了如此性格。
秦逸塵想到了魅的誘惑,魅惑二字原來是如此來源,他也是凡俗而來,他也曾有過年少輕狂,也曾有雪月風花紙醉金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