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僖與秦陸白騎馬回城,在承華門前方各自分道,秦陸白往戶部去,幼僖則徑直回了永安宮。
匆匆回瑤華殿換了身衣裳,趕去太后寢殿時,太后已經醒了,正在蘇嬤嬤的服侍下進早膳。
殿外宮人見是郡主,匆匆見禮,緊跟著又待要往裡傳話。幼僖抬手攔了攔,徑直往裡去。
行至內殿,已見梨木繪仙鶴桌旁坐了一宮裝雍容的老婦人,幼僖及步上前,斂衽拜下:“幼僖見過老祖宗,給老祖宗請安。”
太后捏著梅花銀匙正小口進粥,一早就看見有道纖細的身影靈活輕巧地轉了進來,只做不見,這會兒待她行完禮,也只是從鼻尖哼了哼,想了想更是氣上心頭,斥道:“你還知道回來!”
幼僖抬起頭,悄悄的拿眼去打量上首,櫻唇彎彎,眉梢眼底已描了笑意。
見她跪地不起,太后略微有些急了,擱下玉碗,忙道:“地上涼,還不趕緊起來。”
幼僖乖巧“哎”了一聲,忙站起來理了理衫裙,朝梨木繪仙鶴桌走去。
蘇嬤嬤早已令宮人再奉了一套乾淨的碗碟上來,接過碗,親自給幼僖舀了半碗碧粳粥:“太后起來沒見著郡主,這早膳都用得不香了,還是郡主回來有用,一會兒太后定還要進得更多些。”
“胡說!”太后輕斥一聲,卻沒真惱。
幼僖雙手接過蘇嬤嬤遞來的碧粳粥,又乖巧地湊到太后身畔去,偎著她撒嬌:“也就一晚上沒見,老祖宗就想我想得食不知味了,看來以後僖兒得天天纏著老祖宗,一直在老祖宗面前晃晃悠悠,到時候老祖宗可別嫌僖兒像蚊子一樣煩人啊。”
太后被逗得開懷大笑,僅剩的一點不悅也消失得蕩然無存。
她愛憐地颳了刮幼僖挺翹的鼻樑:“你啊,真是個鬼靈精。”
到底是從小就養在身邊的丫頭,太后疼幼僖比疼自己親孫女還多。宮裡人盡皆知,太后疼世安郡主,那可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
景文帝是孝子,因國事繁忙不能日日侍奉在母親膝下,有幼僖陪著,太后也算有人作伴,故而愛屋及烏,對她也好得不成樣子。
“好了,趕緊吃飯。”太后鬆開她,又親自夾了塊蜜供到她面前的碟子中。
幼僖夾起來咬了口,油炸不膩,鬆軟可口,又連著喝了兩口粥,餓了一夜,這會兒吃得比誰都香。
太后看著她陪在身邊,心情驟然大好,如蘇嬤嬤所說那般,真是連早膳都進得又多又香。
早膳用後,不多時,有宮人來通傳,說是皇后娘娘、宜貴妃和五公主來請安,太后請去正殿,這廂略略收拾後,才讓幼僖陪著,不緊不慢的往正殿去。
幼僖扶著太后進入正殿,一眾人起身行禮。
太后落座,幼僖也與寧皇后和宜貴妃一一見禮,當與五公主樂天頷首道安時,還不忘默契地朝對方眨眼,可見情分深厚。
“罷了罷了,都坐下吧,不用多禮了。”太后心情甚好,沒去管那兩丫頭的小動作,捧了茶盞淺抿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