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海運 (第1/2頁)

推薦閱讀: 燕雲

已經是四月最後一天,秘書監又送來了本月大事簡報,以及下個月需要處理的各種事務。

其實也沒什麼需要特別關注的了。

因為大方向已經定下,細節有人完善,進度有人在推動,政策有人在執行。

宰相們都很專業,也很勤政,處理起來非常快速——更主要的,靠譜。

邵樹德只需做個監督者,時不時抽查、巡視,看看有沒有人陽奉陰違,有沒有人消極怠工即可。

總體而言,他這個皇帝當得是比較舒坦的。

有時間欣賞歌舞,有時間出外打獵,有時間寫作著書。

五月份幾乎就是四月的復刻版,邵樹德完全可以預料,六月還是五月的復刻版。

在戰爭結束、體制改革進入尾聲之後,這個天下已經沒有太多花樣了。現在需要做的,其實就是所謂的復刻。每復刻一次,天下就更太平一分。

五月份最大的事情,大概就是天威軍集體“轉業”了。

這又是一支臣服在邵賊淫威下的雜牌部隊。或者說被熬鷹熬得受不了,於是同意前往遼東當府兵。

整整一萬五千人,老規矩,先當募兵拿餉,慢慢等待分地、分部曲。

剛剛還完歷史欠賬的遼東道府兵,現在又缺部曲了。

第二件是則與鎮兵有關。

經過幾年時間的努力,疏勒鎮一萬二千鎮兵的家屬悉數遷移完畢,駐于闐國的五千鎮兵及其家屬也到位了大半,考慮到姑墨州的開發漸漸有了起色,於是議置姑墨鎮兵。

此鎮軍員額為六千,從橫野、平盧、廣捷、落雁四軍中招募,舉家遷移而去。

姑墨鎮軍組建完畢後,還有龜茲鎮軍,不過這大機率是兩年後的事情了。

仔細算算,西域的鎮軍其實不少了。

于闐那五千就算了,完全是靠當地養著。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疏勒鎮軍一萬二千人、高昌鎮軍六千人。

雙河鎮軍在經過同光四年、五年的努力後,陸續增加到了九千。今年不會繼續增加,北庭那邊需要好好夯實一下根基,明年繼續開闢荒地,改造農田,同時會小幅度增加一千鎮兵,後面會增加到一萬二千,這也是雙河鎮軍的額定兵員數。

第三件能稍微提起點興趣的,則是有關海運的。

俗話說需求催生技術。當你有足夠的市場需求時,技術是有極大可能迭代進步的。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大夏的海運事業蓬勃發展,船隻也經歷了兩次迭代改進,最重要的兩個指標操縱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也正是這樣的進步,將渤海商社從前期可怕的高沉船率中解救了出來,成本逐步降低,願意從事海執行業的人也多了起來。

出海當水手,可不僅僅是工錢高那麼簡單。事實上,當船隻拔錨起航時,每個水手都可以合法攜帶一個規定尺寸的小行李箱,他們可以在裡面存放規定種類的貨物,並在到達目的港後自由出售,無需交稅。

好吧,稅不稅的其實都沒那麼重要了,關鍵是貨物。這是可以賣很多錢的,少則兩倍,多則數倍,一趟出海,所得夠他們揮霍很久了——大航海時期不成文的規矩,不然即便是走投無路的乞丐,他也愛惜生命,不會輕易上船過那危險重重且生活條件豬狗不如的日子。

水手數量的充沛,令展開更大規模的航運成了可能。

稅務監杜曉、戶部尚書鄭珏建議,在入秋北風乍起之後,嘗試從穆州海運一批糧食至河北,再透過黃河輸送至洛陽。

這只是一次“試運營”,規模也不大,兩艘船裝載大約六千斛遼東粟麥,就數量而言,簡直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政事堂的宰相們同意了,邵樹德也沒有反對的理由,更別說這事分外合他的心意。

於是乎,他大筆一揮,在上面御筆硃批:“到港後,酌情加發賞賜。”

遼東的發展很快,雖然不斷安置移民、府兵、部曲,消耗了大量糧食,但畢竟二十多年過去了,遼東道諸縣的基礎已經非常厚實,積攢在各個倉庫內的糧食有增無減,滾雪球效應十分明顯。

有鑑於此,戶部打算收一批糧食回來,存入含嘉倉城。

長途陸路轉運成本太高,十車糧食都不一定能到兩車。但如果是水運的話,成本就會降低到幾十分之一的程度——前提是不沉船。

但話又說回來了,即便沉船又如何?還能全沉到海底不成?只要能回來一半以上的船,那都是大賺特賺啊。更何況,發展了這麼多年,航線成熟,沿途水文情況也比較瞭解了,近海航行時,還能臨時靠泊泰封、百濟、新羅三國的港口躲避惡劣天氣,安全性其實比較高了。

再刨除運輸過程中可能被海浪打溼損耗的那一部分,這是一項穩賺不賠的買賣。再者,想要動用遼東的糧食,除了海運還能怎麼辦?

批完奏摺後,邵樹德又來到輿圖邊,按著東邊漫長的海岸線,若有所思。

歷史上有人大規模海運糧食嗎?

有的,那是一個將漕運玩廢后,不得不求助於海運的王朝:元朝。

最新小說: 竇氏孤兒 一手醫,一手殺,王妃誓要臨天下! [FF7]薩菲羅斯月亮星 [娛樂圈]一位愛豆 少年白馬醉春風之棠花朵朵 少年白馬醉春風江若清 七零家屬院我懷了糙漢三個崽 世界破破爛爛,幼崽縫縫補補 二嫁古板老男人 全員修羅場!黑化男主都想佔有我 全球檔案 農門相公是錦鯉 小娘子的貓 帝姬兇殘[宋朝] 快穿:這個炮灰有點彪 我不做賢妻 歌劇魅影歷險記 白衣仙君和龍傲天又爭又搶 穿越八零替嫁後我成了軍官心尖寵 重生以後包子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