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邵樹德繼續在瑕州駐蹕,考察當地的農林牧漁。
期間傳來訊息,符存審克敖東城,斬首兩千餘級。主力北上攻湖州,並在忽汗海西的山林中,大敗渤海,殺三千人——這次立功的是鐵林軍。
面對連戰連捷的局面,符存審也流露出了一絲激動,捷報中隱隱提出:七月聖人可至龍泉府避暑,悠遊山林,點評渤海美姬。
訊息傳到瑕州時,邵樹德不動聲色,沒說什麼。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聖人對符存審十分滿意。只要續立新功,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你們是從哪裡來的?」邵樹德絲毫不顧形象地坐在木樁上,笑問一農人。
「曹....曹州濟陰縣。」農人有些緊張,結結巴巴地回道。
「無需緊張,來,坐下,喝碗茶。」邵樹德指了指,吩咐道。
耶律質古愣了一下,才明白聖人在吩咐自己,立刻上前,給農人倒了一碗茶。
她心中有些鬱悶。
大姨菩薩奴懷孕了,表姐蕭重衰也懷了,幾個女人中,就她地位最低,什麼活都由她來幹。早知這樣,還不如主動步入聖人帳中,自薦枕蓆呢。
但一想到母親冷冽的目光,她又有些害怕。
「從曹州萬里迢迢過來,不容易吧?感覺如何?「邵樹德問道末了,又補充一句:「說真話。」
農人接過茶碗,喝了一口之後,心情稍稍有些舒緩,回道:「我家是今年四月來的,不冷。在曹州也沒幾畝地,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孩兒餓得哇哇大叫,婆娘終日罵我沒用。聽聞這邊給的田多,一氣之下,索性發賣掉家產,舉家搬來仙州。」
「這裡是瑕州,不是仙州。」邵樹德笑道。
「啊?「農人有些驚訝,他一直以為自己住的地方是仙州呢。不過這不重要,就是個地名嘛,一家人吃飽飯才是真的。
「在家中排行第幾?」「排行老大。」
「哦?長子也離家遠遷?」邵樹德驚訝道。
他在全國範圍內移民多年,瞭解到一個很特別的現象:關北地區向外移民的,在家中排行多為老二、老三、老四....
或許有他曾經提過的不許分家的因素,關北地區長子繼承一切的風氣非常濃厚。
在老父親死後,長子如果心善,還不至於把弟弟們趕出家門,或會收留他們,幫著幹活,混口飯吃。
如果兄弟間關係不好的話,趕出家門是很普遍的情況。這些次子、三子們要麼去別家幫工,要麼去城裡找工作,或者乾脆向外移民,獲取屬於自己的土地和家園。
但關東地區卻沒這種風氣,甚至關中都不太普遍,分家的情況比比皆是,長子一般能分得最大的一份家產,向外移民的衝動不是很強。
「全家就五六畝地,豐年還能勉強果腹。如果遇到災年,或者被徵兵打仗,那家人就要餓肚子了。」農人說道:「與其這般受苦,不如遠走他鄉,興許能時來運轉呢。」
「因為徵兵打仗而讓家人餓肚子的事情,多不多?」邵樹德問道。
農人看了他一眼,咬牙道:「別地不知道。曹州人多地少,一家就沒幾畝地,餓肚子的人還是很多的。」邵樹德默然。
不接觸這些底層農人,你永遠不知道下面的真實情況。關北、關內諸道人均土地多,生活相對富足,徵兵打仗所造成的影響沒那麼大。
但曹州、宋州這些地方,影響就很大了。
如果你一直用關西、關北的經驗來套曹州、宋州,那必然要出問題。所以,多走訪底層,獲取第一手情報是非常重要的。至少曹州百姓因為徵兵打仗而
耽誤農事、讓家人餓肚子之類的事情,官僚們從來沒向他彙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