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黎陽城內,河陽節度使宋樂、宣武軍節度副使陳誠聯袂來訪。
「今歲夏稅提前收了,百姓可有怨言?「邵樹德吩咐親兵們給二人上茶,隨口問道。
「三年免稅,百姓已經緩過了一口氣來,積蓄還是有一些的。」陳誠說道∶「如今這個世道,汴宋七州二百萬百姓也不指望自己的日子過得多好,殿下已經相當寬厚了。」
是啊,百姓要求低。
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勞役、危險的兵役,這些在太平年景堪稱暴政的舉措,在此時已經習以為常。老百姓對生活的期望一降再降,能讓他們活下去,不妻離子散,在他們心中,就已經是治世能手。
只可惜,這麼簡單的要求,在亂世之中依然是一種奢望。直到天降猛男朱全忠,一掃河南的牛鬼蛇神,第一次給了百姓們生存的希望。
邵樹德佔領河南後,為了恢復長達七年的拉鋸戰所造成的難以想象的惡果,堅決執行了休養生息的策略。長達三年的免稅期,將日漸麻木的河南百姓從崩潰邊緣拉了回來。
河南百姓是明事理的。已經免稅三年,你不能指望更多了。今年夏收提前徵稅,支援夏軍在河北的戰事,他們都理解,無話可說,也不敢說什麼。
「可惜三圃制連關西都沒能全部推開,沒有餘力回饋宣武軍百姓。」邵樹德嘆息一聲,道:「給楊悅傳令,代北草原已經沒甚油水了,多照顧照顧契丹,若能多擄掠回牛羊來,我讓人拿錢糧茶絹來換。」
牲畜當然不是白送給宣武百姓,事實上送不起,要麼租,要麼分期付款。
另外,關北諸蕃部聯合組建的牛莊現在也慢慢把生意做到關中了。邵樹德可以打個招呼,讓他們撥出一部分牛羊配額,到宣武軍諸州進行貿易。
這是互利互惠的事情。一方面草原酋豪將大量牲畜賣到中原,換取了大量急需的物資,另外一方面中原百姓也把絲綢之類的東西換成了能提高農業生產率的牛羊,正兒八經的共贏。
牛莊前年進行過一次擴容,野利氏、沒藏氏、嵬才氏、王氏、渾氏等十幾個部落貴人進入了這個商業組織,按照實力、影響力及其他因素確立每個家族的股分多寡。
對草原人來說,牲畜是財富的象徵,但多到一定程度後,就沒什麼意思了,還不如換成中原的商品,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以前草原、中原之間沒有互信,貿易開展得極為麻煩,但現在阻礙已經消除,極大便利了貿易。
牛莊經過多年發展,現在業務範圍也日益擴大。除了牛羊馬駝的銷售外,又加入了草原上的藥材、高階皮革、馴化的小牛甚至是由他們代理的西域商品,越來越有大型商業辛迪加的派頭了。
邵樹德是願意看到他們掙錢的,總比打打殺殺好。利益是最觸動人靈魂的東西,如果今後中原不和他們做生意了,不知道這些蕃人會不會急得揮師南下,維護「自由貿易」?
」殿下可真是寬厚仁德。」陳誠肅然起敬,恭維道。
宋樂瞟了一眼陳誠。雖然他也很讚賞邵樹德隨時關心百姓生計的品德,但真拉不下臉來說這話。
「好了,先喝茶。」李逸仙已將煮好的茶端了上來,一人倒了一碗,邵樹德招呼眾人坐下,頓了頓後,又道∶「此番找你們來,一是摸一摸河陽、宣武二鎮的底。另一件事,便是參詳下如今兵發何處了。」
」殿下定是已有成算了吧?」宋樂問道。
「是。」邵樹德也不隱瞞,直接說道∶「我原本是想先攻魏博,但後來仔細想了想,魏博五六萬兵馬,徵集了土團鄉夫之後,眾至十萬以上,若一意死守,遷延時日,很是麻煩。既如此,不如先攻磁州,消滅李克用在太行山以東的勢力,奪取邢洺磁,然後攜大勝之勢,再伐魏博。」
「殿下這個方略是有道理的。」宋樂說道∶「河北諸鎮,守戶之犬罷了。別看魏博那幫武人終日嚷嚷著奪回相衛二州,其實也就那麼回事。數月之前,衛州謝使君至孟州,我與他促膝長談。謝使君說,魏博衙兵其實也很矛盾。一方面對相衛二州失陷很不滿,時刻想著奪回,一方面又畏懼我大軍威勢,不敢獨自挑釁,非得找人壯膽才敢一起行動。」
「謝希圖這話很到位了。色厲內荏,說的便是魏博武人。」邵樹德笑道。
」殿下明白他們的稟性就好。」宋樂說道:「我軍攻磁州,魏博不一定來湊熱鬧。我軍攻魏博,李克用一定來湊熱鬧。既如此,不如集中兵力,先打垮一個方向的敵人。」
兵法貴在以眾擊寡,以強凌弱,宋樂很顯然是贊成先攻李克用的。
「其實,若先打磁州,魏博也不一定就不會找我們麻煩。」陳誠在一旁說道∶「生死存亡關頭,不能以常理計。還是得有應對之策。」
邵樹德用兵的套路,按照現代的說法,就是喜歡堆冗餘量,容錯性相當高,不會因為一處崩了,導致連鎖反應,全線崩潰。重要節點,按照常理可能堆五千兵就夠了,邵樹德往往堆一萬人,雙倍容錯。
陳誠覺得,自家主公應該有兩手準備。
「義從軍右廂並未過河,目前已至濮州。」邵樹德說道∶「光靠這萬把人,或許打不開什麼局面,但牽制賊人注意力卻已經夠了。另者,天平軍諸州州軍也可以派上用場。」
「殿下用兵就是穩當。」陳誠拱了拱手,嘆道:「我無話了。」
「殿下此策,並無問題。」宋樂也說道。
邵樹德心下大定。兩位老成的謀士都認為魏博可以先放一放,那麼此策應該沒問題了。
一場戰爭,先有戰略決策,再有戰術選擇,剩下的就是執行了。
目前的形勢非常有利。南線宿州方向傳來訊息,出梅以後,李唐賓已調集捧日、捧聖兩軍並萬餘亳、宿土團鄉夫,對東河城展開了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