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問對 (第1/3頁)

暴雨說來就來,下個不停。

殿室內,聖人正與宰相張濬問對。

“聽卿一席話,幾有茅塞頓開之感。”聖人感慨地說道。

同時也有些振奮,張卿有大才,他認為國事尚有振作之可能,那多半是真的。

張濬看著面前微紅的茶湯,同樣十分振奮。

“陛下,天下諸鎮,還是有忠心之輩的。”張濬笑道:“譬如這茶。武昌軍節度使杜洪雖是伶人出身,然忠勇為國。此茶,竭盡全力,一年供千斤以上,可謂忠矣。”

“灉湖含膏,列聖煞是喜愛。”聖人一聽也笑了,道:“聽聞昔年吐蕃贊普亦愛此茶,多方求購。”

正所謂“灉湖唯上貢,何以惠尋常”。產自嶽州的這種茶,茶餅表面蠟光,香氣濃郁,煮好後湯水微紅,有如殘陽,一直是皇室貢品。

“宣武節度使朱全忠,辭淮南帥位,又不肯領宣義節度使之職,言一人身兼二鎮恐惹非議。還派兵護衛汴水餉道,年年貢賦不缺,亦是忠臣。”張濬小心翼翼地控制著節奏,儘量將話題向自己需要的地方引。

宣義就是原來的義成,節度使一直是朱全忠的部將胡真。

朱全忠以其父名誠,請改義成鎮為宣義鎮。這在以前,朝廷肯定不會同意。但朱全忠是這個亂世裡難得的忠臣,便同意了,同時任其為節度使。

而朱全忠確實對大唐忠心耿耿,堅辭不受,仍以胡真為節度使。

現在的朱全忠,身上竟然就宣武一鎮節度使之職了。對比靈州的邵樹德,孰忠孰奸,不言自明。

“靠外鎮終是不妥。”聖人嘆氣道。

張濬一聽,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喜道:“陛下英明。”

“今中外皆制於宦官、強臣,如之奈何?”聖人看著張濬,神色間頗為殷切。

“莫若強兵以服天下。”張濬慨然道。

神策軍,現在大概還有五萬多人,其中三萬是在各鎮募的兵。尤其是幾個看樣子挺能打的藩鎮,如宣武、河東、朔方等,各募數千,再加上其他州縣,總共募了三萬,勤加訓練,糧餉不缺,以期能夠練出來。

“五萬神策軍可是不足?”聖人問道。

“臣請陛下再募兵五萬。”張濬對曰。

聖人一窒。倒不是擔心錢糧不夠的問題,事實上財貨方面咬咬牙還是能夠擠出來的,畢竟甚至就連魏博鎮都在上供。光啟年間,成德王鎔之前一次就獻耕牛千頭、農具九千、兵仗十萬。

因此,錢從來不是編練新軍的難點,而是人。

“數年來,朝廷已兩次募兵,累計五萬。而今再募五萬,外藩將帥是否會有微詞?”聖人有些不確定,問道。

“陛下勿憂也。大唐國祚綿長,聖天子英睿,天下賓服。神策將至各鎮募兵,從未有人阻撓。便是河東李克用,亦許朝廷至晉陽募兵。朔方帥邵樹德,更言河西党項驍銳,揀選三千猛士送至長安。”張濬滔滔不絕道:“臣判三司,近日曾與孔相盤計財貨,若編練十萬神策軍,器械、錢糧充足,兩年內必不至有匱乏之虞。”

其實,朝廷還是缺錢的。至少,南衙北司諸官應得的俸祿,就一直拖欠著,即便發一些下來,也打了折扣。

關中水利,多年未整修了。

驛站體系,也越來越破敗。

通驛大道,除兩京大驛道還在花錢維護之外,其他的都停工了,再不撥款。

最新小說: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 抄家流放?親媽金手指已到賬 穿為影帝的隱婚小可憐 被迫嫁給山野糙漢,她被嬌寵了 輔導夫君考狀元 重生女配拒絕攻略龍傲天 長公主(重生)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