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收尾 (第1/3頁)

兩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到臘月中旬時,隨著年關將近,洛陽的商業氣息愈發濃厚。

這個時候,一個特殊的集市又開張了:奴隸市場。不過卻悄然轉移到了城外,為了保全某些人的顏面。

已經移居國子監的波斯學者們並不知曉,他們仍在終日寫書。

是的,他們帶來了三十駱駝的書籍,但這怎麼能滿足邵樹德的胃口呢?肚子裡的知識也要寫下來,且不光寫下來,還要成系統。

他不挑食,什麼都要,甚至連大食的歷法都要求寫出來。

鴻臚寺的人負責翻譯,但他們中通曉數學的只有一人,根本忙不過來。沒辦法,最後請了國子監幾名會粟特語的學生過來一起參詳。

十二名波斯學者中,包括巴爾迪亞在內,純正波斯人只有一半,另有四名粟特人、兩名大食人,故可以進行二手翻譯。

書籍翻譯工作完成之後,國子監會派人進行整理、校對,甚至重新編纂,最後送呈邵樹德案頭,由他親自定奪,確定哪些將成為教材。

這些工作枯燥無味,冗長繁瑣。

既沒有戰場上金戈鐵馬的豪邁熱血,也沒有朝堂上口你來我往的口蜜腹劍,但的確是夯實一個帝國根基的重要組成部分。

邵樹德的野心太大,樂意折騰,就只能如此了。

他其實也在默默關注這項工作的進度,甚至每完成一部分,都會有專人整理抄錄過來,提前給他審閱。

他發現,十二駱駝的書籍中,數學知識的比重最大,其餘的則是天文航海、美術建築、風土人情、哲學思辨之類,甚至連《造物經》都有,也是見了鬼了——呃,這本書就不用翻譯了。

看得出來,他們最拿手的其實就是數學、力學、建築、天文、航海之類——後面幾個與數學有莫大關係。

這也是正常的。

其他學科太吃生產力了,生產力水平不到,很難說有多大的發展。與之相比,數學是最不吃生產力的一門學科了,因為它可以坐而論道,只靠一顆聰明的大腦和良好的學術氛圍,就能不斷深挖下去。

這個認識讓邵樹德微微有些遺憾。

不過他也能接受。時代如此,憑一個人的力量,也只能讓時代略微進步,卻無法逆天而行。他做得已經夠多了,無法真是逆天而行。

古代的科學,除了數學及大量應用數學的學科外,其他的都較為原始。華夏大地,趕上這一波就已經不錯了,後面的還得看子孫後代的造化。

至少,他已經提高了所謂“雜科”的地位,給了他們做官機會,這就有了科學發展的土壤。

沒有上層政治人物的庇護和支援,科學只能走得步履蹣跚。

前有中世紀教會對科學發展的桎梏,後有儒學一統天下在這方面的負面影響。

歐洲人最終擺脫了教會的影響,掙脫桎梏。

中國人能回到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的狀態嗎?他不知道,他已經打了方向盤,踩了油門,剩下的只能指望子孫後代了。

******

“追封楊亮為仁壽郡公。”神都苑之內,邵樹德的神色有些感傷,只聽他說道:“冊封其子楊森為開國仁壽縣公,食封兩千戶。”

楊亮死了,死在俱戰提。

訊息傳回來已經有些時日了。

大雪封山,信使繞道北方的冰達坂,經姑墨州傳回了疏勒。

疏勒方面不敢怠慢,立刻五百里加急傳回京師。

正常來說,如果九月撤退,大雪還沒封山,信使不至於這般繞路。但今年天氣異常,八月中旬就開始下雪,且一連下了好幾天,雪花大如席。

彼時楊亮率軍連破拔汗那十餘城,數萬人攻至俱戰提一帶。

最新小說: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 抄家流放?親媽金手指已到賬 穿為影帝的隱婚小可憐 被迫嫁給山野糙漢,她被嬌寵了 輔導夫君考狀元 重生女配拒絕攻略龍傲天 長公主(重生)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