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粗發! (第1/3頁)

戰爭緊鑼密鼓籌備的同時,其他事情也不能耽擱。

這是邵樹德一直以來的態度:各司其職,忙而不亂。

于闐大軍已經撤走了一半,只留下由李聖天親領的五千輕騎以及一萬精壯步卒,主要目的是節省糧食。

僧兵都沒有走,暫住阿圖什同光寺,他們也會參加接下來的打草谷行動,雖然這事聽起來有些違和。

先鋒部隊已經出發,由楊亮統率,計有飛龍軍騎馬步兵兩千、侍衛親軍輕騎兩千、于闐輕騎千人,沿著蔥嶺南原西進。

邵樹德過幾日才會走,趁著這會的空閒,他抓緊時間批閱一些比較重要的奏疏。

第一份就是洛陽發來的軍報。

在過去半年內,國中情況大體穩定。燕王邵明義在通海都督府征討完叛亂部落之後,又北上曲州,鎮壓東爨部落。

對這些邵樹德一掃而過。在雲南,最大的敵人是地形、疫病,其他什麼都不是!打一些裝備奇差、以部落為主的民團武裝,需要朕一字一句看嗎?

他重點看最後那段:燕王請於八平城置府兵三千,計丁授田、發給安家錢糧、農具、耕牛、種子。

政事堂同意了,南衙樞密院同意了,監國太子也同意了。但這事比較大,最終還是用五百里加急送來了疏勒,交由邵樹德御批。

他看完後,心下甚慰,二郎果有容人之量,於是大筆一揮,同意了,並按照老六的請求,擴建八平城,由工部派遣官員、營建士南下,雲南道協助,會同辦理。

八平城擴建完畢後,於城中修王府一座,於西南方的山中修建王府別院一座。完工之後,賞賜宦者、宮人、女樂、匠人若干——這些是皇后的要求,畢竟是親生骨肉,不可能苛待。

邵樹德沒有任何意見,只提了一條:掃平叛亂的曲州蠻之後,俘虜盡數貶為奴隸,發往遼東。

這事又恰好涉及到了第二條。

遼東道安定多年後,發生了一起叛亂,這讓邵樹德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關鍵是還他媽發生在龍泉府,這就更讓人驚訝了。

再仔細一看,這場叛亂更像是個意外:遼東道都指揮副使李從珂隨意欺壓渤海人,濫殺無辜,以至引起叛亂。

太子將李從珂降為青州州軍指揮使,升營州州軍指揮使李嗣本為遼東道都指揮副使,營州州軍指揮副使周繼英升任指揮使。

龍泉府亂民四萬人貶為奴隸,發往鄚州、蒙州、郿州予府兵為部曲。

邵樹德看完後,大體同意這般處置。不過在看到周繼英的名字時,有點印象,想起他原本是禁軍子弟,在河南府新安縣務農,徵契丹之時立下過戰功,於是決定將他調來西域,出任焉耆府州軍指揮使,慢慢完善當地的州兵體系。

批閱完後,邵樹德又看了一遍奏疏,默然良久。

吏治這玩意,有時候真的很要命。李從珂這種人,打打殺殺可以,讓他當官,真的有些不太合適。

想完之後,有點生氣,於是又加了一條,調李從珂為伊州州軍指揮使,速來疏勒軍前效力。

這種混世魔王,還是交給他爹李嗣源管教最為妥當,父子二人去給老子衝陣!

處理完一大摞奏疏後,最後一份是有關朝鮮半島的:泰封國主、彌勒佛弓裔遣使入朝告狀,言近海多有中原海寇出沒,擄掠生口,販賣至遼東為奴,請大夏天子下詔禁絕。

這種級別的外交事件,太子不敢擅專,於是發來了疏勒,請聖人御批。

邵樹德看完只冷笑一聲,弓裔都不肯接受朝廷冊封,還好意思來告狀?於是只批了四個字:“禁他個頭!”

最新小說: 大理寺第一主簿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 抄家流放?親媽金手指已到賬 穿為影帝的隱婚小可憐 被迫嫁給山野糙漢,她被嬌寵了 輔導夫君考狀元 重生女配拒絕攻略龍傲天 長公主(重生)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