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晚唐浮生未刪減txt下載 > 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

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 (第1/2頁)

開過年來,最重要的事其實就是科考了。

科舉改革方案已經定下但今年並不執行。這種影響力較大的根本政策的推廣,是需要緩衝期的,也需要讓全社會知曉。

因此,新方案將在下一次科考時正式執行,即三年後。

或許是因為科舉分榜的風聲早就傳了出去,今年考試的人特別多,競爭十分激烈。

所有人都想有個正牌科班出身,可以理解。

事實上從唐以來,科舉出身的重要性就在一直增加著。

唐代宰相214位,科舉出身的150人,佔70%,其中進士科出身的124人。五代宰相46位,科舉出身的25人,佔54%,其中進士科出身的23人,明經科出身2人。

宋代宰相71位,科舉出身的55人,佔77%,全部是進士科出身,且多為高第。今年邵樹德親自主持了殿試,總計七十八名進士在金臺殿參加,最終汴州人崔邈獲得狀元,立授中書省右補闕。

大夏建立以來,只有過兩次殿試,兩位狀元崔稅、崔邈,一為秘書郎,一任右補闕,都是非常不錯的清貴官。

四月,鄧城公主邵福出降蘄州州軍指揮副使、李唐賓之子李延美。

自小備受寵愛的江陵公主邵采薇則選擇了同學、澠池縣尉、秘書監盧嗣業的小兒子盧銑,讓一眾勳貴子弟們扼腕嘆息。

四月十五,邵樹德又冊封封絢之女邵頤為永嘉公主、裴貞一之女邵憲為永康公主、儲氏之女邵希為青田公主、儲氏之女邵維為仙遊公主。

四月底,金刀軍副使張歸霸病逝,詔以李嗣昭代之,另賜兇器若干,著太常卿丁會主持葬禮。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張歸霸之女是自己的兒媳,嫁給了三郎邵勉仁。其人又是梁軍降人的重要成員,故邵樹德不介意給予哀榮。

五月初一,朔望大朝會在金臺殿舉行,結束後廊下賜宴,然後大夥收拾行李,隨駕回返東都。

臨行之前邵樹德召來了北京留守、北平尹封衡談話。

「還駕東都之後,朕也不知還會不會來北都。」邵樹德說道:「封卿為北京留守,可知接下來重點是什麼?」

年紀大了,過一年算一年,不再像年輕那會什麼事都篤定無比。說起來有些悲涼,但這就是人生。

「移民、興農、修路、教化、貿易。」封衡胸有成竹地說道。

「展開來講一下。」邵樹德微微頷首,道。

「幽州蕃部,尚有一些須收尾。北平諸縣原有百姓,再遷移五千戶至湖北道,

代之以關西移民。」封衡說道。

「朕在幽州,尚有動亂。朕離開之後,或有更多人跳出來。封卿手段要柔和

一些,別太生硬。」邵樹德說道:「當然,若有人作亂,即刻聯絡駐軍,厲行鎮壓。繼續說吧。

幽州的移民,其實也進入到尾聲了,最多再持續三年,差不多就會穩定下來。

到了那時,原幽州鎮諸州也將成為大夏的核心基本盤——所謂基本盤,核心在於人,邵樹德早早把握住了這個關鍵。

「三茬輪作制會深入推廣,配套之牲畜、農具以及足夠的農學生,臣已多方聯絡,可陸續解決。」

「很好。」邵樹德點評了一句:「農牧並舉之策,其意義並不在於農業,你能認識到其重要性,很好。

三茬輪作制帶來的農業可持續性增產,固然讓人欣喜。但除此之外所帶來的商業、手工業的繁榮,同樣讓邵樹德很重視。

皮革、牛筋、牛角、毛布、奶製品、烈酒等等,這是一連串的產業,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它們的

存在,將給北方農民帶來大量的現金收入,其意義非同小可。古來盛時,農民家裡或許有足夠的糧食,比如開元、天寶年間,耕作三年便有一年積蓄,謂之盛世。但農民們獲取現金的渠道還是很少,生活提升到一定程度後,便上不去了,好像有條天塹橫在那裡一樣。

再從整體來說,隨著氣候的持續變冷,北方很多地方已經不再適合蠶桑。唐時有「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但現在你去涇原看看,還有沒有人種桑織布了?很少很少了。

說實話,現在絹帛的價格還是高於毛布的。如果有選擇涇原百姓還是樂意織綢,而不是養了一大堆綿羊織毛布。

但比起三十年前,氣溫的下降已經讓人有所覺察了,傳統的種桑織布的生產模式已經走向末路,不得不進行改變。

來這世間一遭,享受了諸般用度,玩弄了那麼多女人,邵樹德覺得自己有責任為北方百姓提出一個解決方案,讓他們原有的生活水平不至於徹底崩潰,甚至還隱有上升。

再把視角放大一些,氣候變冷之後,南方將會慢慢變得宜居,經濟會一年比一年好。從平衡南北方經濟差異的角度來說,這也是必要的舉措。

最後便是國防方面的作用了,這個無需多說,所有人都明白。

最新小說: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 抄家流放?親媽金手指已到賬 穿為影帝的隱婚小可憐 被迫嫁給山野糙漢,她被嬌寵了 輔導夫君考狀元 重生女配拒絕攻略龍傲天 長公主(重生)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