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晚唐浮生未刪減txt下載 > 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

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 (第1/2頁)

黃沙古道,駝鈴悠悠。

久經歲月剝蝕的關城外,來了一支商隊。

陽關鎮遏兵馬使索衍正帶兵西出巡視,與其在野地裡撞見。

商隊的人略微有些慌亂,僕役、護衛們都抽出了兵刃。沙州兵也緊張了起來,紛紛下馬,取出步弓、長槊,遠遠圍著。

「且住。」索衍安撫了一下軍士們,單騎而前,問道:「爾等何人?自何處而來?」商隊無人應答,都看向一個僧人。

索衍心中一動,看樣子這不是什麼正經商隊啊。

不過他也不怎麼害怕,這裡是沙州地界,除了本地兵將外,還有朝廷派來換防的銀槍軍萬人。幾百人的商隊,還掀不起什麼大浪。

「貧道慧照見過將軍。」僧人緩步上前,不疾不徐地說道:「我等自於闐而來,與大國互通有無。」「于闐?」索衍有些吃驚:「大磧道通了?」

作為原歸義軍武人,索衍對於闐國還是有所耳聞的。

早在吐蕃內亂,張太保起事之時,便有過聯絡。也是在那會,于闐人看出吐蕃的虛弱,悍然起兵,奪回了自己國家的控制權。

不過後來聯絡慢慢變少了。

高昌回鶻崛起之後,歸義軍自顧不暇,根本沒心思關注西域的任何事情,也沒有主動派人聯絡。再後面,歸義軍罷鎮,瓜、沙二州納入河西道,而朝廷在西邊整體採取守勢,重心在統一中原。一來二去,幾十年過去了,對西域知之甚少。

至於大磧道,還是前唐貞觀年間開闢的驛道。

貞觀元年(627),唐太宗遣右衛倉曹參軍張弼出使西域,歷時六年,行程四萬裡。

張弼出使的三十國之數,大大超出了隋末以來中原王朝所知,其中不少國家是首次出訪。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堪比班超的偉大出使。張弼走遍了三十個國家,足跡遍佈塔里木盆地以及蔥嶺以西的粟特、吐火羅人的地盤。

貞觀四年(630),東突厥被滅,伊州石萬年率七城歸降,唐廷設西伊州,此為羈縻州。到貞觀六年(632),升西伊州為伊州,此為正州,標誌著唐廷對西域的興趣。

也是在這段時間內,唐廷接受焉耆國主龍突騎支的請求,在敦煌、焉者間修建直通驛道,即大磧道,避開高昌。

焉耆得到了壟斷中原一西域貿易的特權,支援唐朝,共同打擊高昌。也是在這一年(632),隨著大磧道的開通,于闐首次向唐朝進貢。

這條橫穿沙漠的道路,在唐廷早期的西域政策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畢竟過去二百多年了。大磧道沿途的城邦、綠洲已經面目全非,最近又有高昌回鶻屢屢南下騷擾,截斷道路,就連胡商都不走這裡,實際情況可見一斑。

「大磧道時斷時續,但可走得行人。」慧照答道。「那你們為何不遣使入朝?」素衍問道。

慧照反問道:「敢問如今是哪位大唐天子?」

索衍眯起眼睛,懷疑這和尚是明知故問。于闐訊息那麼閉塞嗎?唐都滅亡七八年了,居然這麼問,其心可誅。

不過他沒有證據,只能試探性說道:「七年前,唐帝知天祿有移,神器有適,故遜位而禪。如今是大夏朝建極八年臘月二十三,法師真不知?」

慧照法師顯然十分吃驚,轉頭對幾個僧眾道:「法滅之事應驗矣。」僧眾臉現悲容,齊宣佛號。

所謂「法滅之事」,其實是于闐國中口口相傳的故事。大意是佛涅槃(公元前543年)後1500年,各地出現無正信之人。于闐王不信正法,于闐比丘亦不守戒法,行在家人之事。于闐比丘的生活資具被大臣強佔,生計無出,遂前往佛法初被之地吐蕃。

當時吐蕃國王是一菩薩,娶漢公主為正妃,漢公主迎請眾僧至吐蕃,供養之。安西、疏勒、吐火羅等地的比丘因受無正信之人的傷害,聞吐蕃興佛,皆往之。隨後又有魔眾作亂,公主生天花而死等等······

總之,講的就是法滅的故事,流傳多年,眾人深信不疑。

至於為何與唐朝有關,那就不得不提唐武宗時的「法滅」了,于闐僧眾聽聞,皆言唐朝將出現魔眾,唐國將亡。

這個故事吧,神神道道,應該源於于闐等西域邦國的世俗權貴與僧人階級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編出來嚇唬人的,可沒想到對了一半······

索衍不知道和尚們在搞什麼鬼,於是問道:「而今大夏聖天子在位,國中清明,政通人和,法師可要前往洛陽?」

話至此商隊也不裝了,只見慧照法師遣人取出玉帶等物事,道:「正要前往中原,獻給大國天子。」索衍縹了眼,問道:「沒有國書?」

「沒有國書。」二人相對沉默。

索衍嘆了口氣,道:「先隨我至敦煌暫住吧。」

******

最新小說: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 抄家流放?親媽金手指已到賬 穿為影帝的隱婚小可憐 被迫嫁給山野糙漢,她被嬌寵了 輔導夫君考狀元 重生女配拒絕攻略龍傲天 長公主(重生)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