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 (第1/3頁)

「前唐憲、文時期,渤海第十世王大仁秀中興國勢。仁秀頗能討伐海北諸部,開大境宇。」陳誠提前做了功課,這會專心介紹著渤海國的一些情況。

在座的除政事堂宰相們外,還有尚書六部官員、理蕃院、樞密院主官。人人正襟危坐,面容嚴肅。

邵樹德卻倒揹著雙手,在房間內走來走去。

這是一處非常別緻的院落。

院落內別的東西都不稀奇,畢竟邵樹德見過的各色建築多了,尤其是唐文化為主基調的世家別院,住過的不知凡幾。

真正讓他感興趣的,是房間內的採暖設施。

高句麗、渤海「興亡交替,前後銜接」,二者在文化上是有一定相似性的——高句麗是穢貊系族群,渤海是肅慎系,作為東北四大民系之二,他倆的關係其實是十分親近的。

這種相似性體現在了房屋佈局之上。

首先,外牆是土、石混合結構,不是很高大。

其次,採用正房與迴廊結構,長方形,三個房間,東西兩

室較寬,是主要居室。中室較窄,是會客場所。

第三,炕、灶的煙囪、煙道結合,取暖設施十分完善。果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環境不一樣,生活習慣、風俗終究不一樣。

火炕這玩意,他還沒在中原見到過。渤海國的每一戶居民,只要有條件,哪怕搞個簡陋版火坑,也會盡力去搞——當然,靺鞨部落似乎不需要,他們住在氣溫更低的山裡,或者緯度更高的北方,窮得掉渣,靠「抖」來過冬。

「有火炕睡,縱冰天雪地,亦不傷我分毫。」邵樹德高興地說道。

「陛下?」陳誠停了下來。

「繼續。」邵樹德盤腿坐在大炕上,伸手示意。

「此處之「海'當是湄沱湖(興凱湖)。」陳誠補充了一句:「黑水諸部之越喜部居於海東、海北,曾十一次遣使入唐進貢,最後一次是唐德宗貞元十八年。虞婁部在越喜部東北,貞元十八年亦來朝貢。此二部被征服後,渤海在越喜故地置安遠府、懷遠府,在虞婁故地置定理府、安邊府。大仁秀之後,連續三代君主以鞏固為主,置州設縣,移民開墾,徐徐消化。再算上大仁秀之前的率賓、東平、鐵利等北略成果,渤海人知道自己擴張已到極限,故停止北進。」

「越喜、虞婁、黑水等部未肯臣服之輩,遠躥更北方的苦寒之地。渤海國對其實施羈縻之策,並修建邊牆,阻其南下。」

「新得之地,經過大開發之後,漸成糧倉。如東平、安遠二府,已是渤海糧倉,率賓府則為其養馬地,牛羊被野,十分興盛。」

「但這些北進拓地得來的州縣,也存在很多隱患即臣服渤海的靺鞨部落,並未徹底歸心。前唐僖宗末年開始,便試圖擺脫渤海統治。渤海人征討了幾次,不利。靺鞨部落也有損傷,於是沒有公然造反,但遷延至今,已然壓不住了。」

「此番黑水諸部南下,這些渤海正州境內的部落與其呼應,自言'本是一家」,相約同攻渤海,故北邊諸府形勢大壞,渤海人焦頭爛額。」

「王朝興衰,讓人著迷。「邵樹德嘆道:「若還在大仁秀、大彝震時期,朕恐怕無法輕易取勝。」

陳誠講得比較詳細了,算是把渤海國的盛極而衰,以及他們與黑水靺鞨的百年恩怨說了個清楚。

渤海人其實也是靺鞨,即粟末靺鞨。但他們早不提這事了,百餘年來一直以渤海人自稱,因為他們融合了高句麗人、漢人、契丹人、奚人、粟特人。渤海人或者渤海族,是他們新的身份。

什麼黑水靺鞨窮親戚?滾蛋,別瞎攀附我們文明人。

「完顏休在不在?」邵樹德一拍炕沿,問道。很快有人

出去傳喚。

完顏休身份太低了,沒資格進小院議事,還在門外等著。「陛下。」完顏休一溜小跑走了進來,行禮道。

邵樹德看了他一眼。

最新小說: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 抄家流放?親媽金手指已到賬 穿為影帝的隱婚小可憐 被迫嫁給山野糙漢,她被嬌寵了 輔導夫君考狀元 重生女配拒絕攻略龍傲天 長公主(重生)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