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兵法 (第1/2頁)

作為一個沒有軍事經驗的素人穿越者,邵樹德的一切戰略戰術思想都是在本時空學習、感悟、總結、歸納的。

作為此時最流行的經典戰術思想:以正合,以奇勝,正奇結合,正是邵樹德親自實踐得最多的。

而且他吃透了這種戰術思想,將其發揮到了戰略上。

上一章主角為什麼批評兒子行兵弄險?因為他是拿正兵在冒險,而不是奇兵。

比如間道奇襲,這種事情風險指數是非常高的。因為等待你的有可能是陷阱,即便不是陷阱,萬一敵人突然有備了,奇襲的大軍就將陷入絕境。

派奇兵去搏一搏,沒什麼,失敗了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但你不能拿正兵冒險,不能拿自己冒險,因為一旦失敗,就是全軍大潰。

(1)舉個例子吧,經典的李世民與薛舉父子的戰爭。

617年,李淵、李世民、李建成會師霸上,唐軍已有二十多萬,兵強馬壯。

這一年,薛舉也基本控制了西涼一帶,把老巢遷到了秦州,收編各路雜牌,吞併他人部眾,兵力“號二十萬”,但估計是十萬人左右。

西涼與李唐的相比,經濟實力、地盤穩固程度、兵力都大大不如。換作一般人想法,直接一戰擊破就好了,但李世民怎麼打的?

617年12月,薛仁杲與李世民在扶風交戰。這次其實是一次野戰,李世民獲勝,並縱兵追擊,總共斬首數千級。

薛仁杲是西涼軍的先鋒,被擊敗了。

但另外三路兵馬,姜謩、竇軌被薛舉的主力擊敗,損失不詳。劉世讓、劉世寶兄弟也被薛舉打敗,“因授(劉世讓)安定道行軍總管,率兵二萬拒薛舉,戰不勝,與弟寶皆沒於賊。”

李世民這一路贏了,但另外三路被打得慘不忍睹,保守估計損失在三四萬人。

李淵大意了,李世民也意識到了西涼軍不是弱旅,還是能戰的。於是他改為守勢,“設壁壘”。

(以上是正式開戰前的大背景。)

採取守勢後,哪怕戰線十分被動,他也不為所動,只要不敗,被動就被動,難看就難看。為此連李淵的命令都頂了回去。

618年7月,從戰略上來說,西涼、李唐已經相持七個多月了,雙方一直在交戰。

(這個情形有點類似邵樹德與朱全忠在洛陽、汝州一帶的長期僵持。)

唐軍其實表現不好,李淵不得不召回前往關東洛陽的部隊,增援李世民。

這一次,唐軍有了兵力優勢,經濟後勤上的優勢更是一直遠勝於西涼。但李世民依舊下令堅壁不出,以守為主。隨你挑戰,愛咋地咋地,之前七個月我都忍了,就與你耗,發揮自己的後勤優勢,直到你撐不住。

李唐擁有的關中,與薛舉擁有的西涼,在經濟體量上本來就不是一回事。

但李世民被人坑了。他生病臥床,將指揮權交了出去。

“行軍長史劉文靜、殷開山觀兵於高墌,恃眾不裝置,舉兵掩其後,遂大敗,死者十六,大將慕容羅睺、李安遠、劉弘基皆沒。”

劉文靜、殷開山覺得唐軍兵多啊,後勤也足,有這兩大優勢,為什麼不和人家決戰?

出營,出營!於是慘敗,損失了60%的兵力,長安震驚。

這幾乎是一場足以摧毀李唐基業的失敗,就因為一次不理智的決戰。明明耗下去勝算就更大,為什麼急著決戰呢?我現在有70%勝率,再等等可能有90%,聽起來似乎都一樣,但有時候老天就是會給你開玩笑。

不過李唐的運氣不錯,薛舉突然病死了,西涼軍內部出現問題。而且,之前李世民判斷薛舉糧少,於是堅壁不戰,這個判斷依舊是有效的。而李唐的本錢確實厚,在經歷瞭如此一場慘敗之後,依然能湊出兵力,繼續與薛仁杲耗。

兩軍相持六十多天,西涼軍斷糧,李世民判斷時機成熟,於是決戰,大破薛仁杲。

邵樹德與朱全忠的決戰,兩軍開闢多個戰場,相持一年,直到梁軍北線出現巨大的漏洞,邵樹德投入預備隊,一舉擊敗葛從周,撕開防線,然後南下,陳許數次大戰,圍殲龐師古集團,取得全勝。

作戰思路,與李世民這場是不是驚人的相似?

正奇相合,正兵一定要穩,別亂來。時機成熟後可以投入奇兵,這才是勝率最高的用兵思路。

最新小說: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 抄家流放?親媽金手指已到賬 穿為影帝的隱婚小可憐 被迫嫁給山野糙漢,她被嬌寵了 輔導夫君考狀元 重生女配拒絕攻略龍傲天 長公主(重生)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