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人心 (第1/3頁)

靈武郡王邵樹德一夜疾馳五十里,從硤石趕到陝州的訊息,很快就傳遍了大街小巷。

陝州的官員很尷尬,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態度來面對邵樹德。到最後,也只能裝聾作啞,當沒看見了。

城內的陝虢軍士們則失望得很。

軍中傳言,衙將李璠昨夜遣人至城西的七里澗,向夏師借兵平叛。這讓人紛紛痛罵,朱簡作亂造反,這都是小事,讓外軍把手伸進來,這才是大事!

陝虢地方狹小,土地不多,但人口卻不少,各種資糧、錢財本就很緊張,基本都是有主的。

朱簡當節度使,未必就是壞事了,至少他也算是陝將,知道該怎麼分好處,不會亂來。

若邵樹德一上來就奪了諸將的兵權,吞併了陝虢軍,大夥還能保住各自的利益好處嗎?

過路商旅的孝敬給誰?

關城、浮橋、渡口收稅的事歸誰管?

關東租賦轉運長安的夥計派誰來幹?

本來就人多地少,那些土地會不會重新分?

很多都是侵佔的官田呢。比如巢亂時,駐陝州的神策軍潰滅,其擁有的大量田地就被大夥分了。一些廢棄的驛站,驛田也被大量侵佔。會不會有人翻舊賬?

還有,陝虢原本給朝廷的上供不算少,但也不多,邵樹德此人要與朱全忠打仗,而他的老巢遠在靈夏,有再多錢糧也運不過來,可不就得在本地刮錢麼,憑什麼?

陝州西城牆之上,邵樹德看著頓失滔滔的大河,心有感慨。

李璠在一旁輕聲解釋著這些複雜的利益訴求,核心只有一個,最好讓陝將當陝帥。

邵樹德靜靜聽著,也默默想著。

統治西北,和統治中原,是不是要因地制宜?

關北四道,人口、經濟力量薄弱,軍隊規模也小,問題不大,直接統治就是了。

關中諸鎮,力量也比不得中原藩鎮,最強的鳳翔軍也就統兵二萬罷了。

朝廷對中原藩鎮實力的認識一直很清醒。巢亂之前,還算有些威望,經常派人去各鎮,要求各鎮“士馬眾寡”要保持“適均”,不得保留太大編制的軍隊。

即便如此,從淄青鎮析出來的天平軍“按部三郡,統兵三萬”。也就是說,天平軍的常備衙軍是三萬人,這只是給朝廷看的名冊上的數字,實際上多少,誰弄得清楚?

泰寧軍,四萬常備軍。

宣武軍,十萬常備軍。

“汴州自大曆來多兵事,劉玄佐益其師至十萬。”這是建中年間的事情。

“今天下之鎮,陳留為大。屯兵十萬,地連四州。”這是貞元年間的事情。

到了憲宗朝,還是“軍眾十萬”。

後來逐年減少,又被高駢帶走一部分去淮南,討黃巢又損失了很大一部分,以至於朱全忠去的時候,都沒多少人了,但底子還在,實力強勁。很多人其實是被打散了,全忠招募散卒,反倒是給他幫了大忙。

武寧軍,三萬人。

義成軍,二萬人。

河陽軍,五萬人。

最新小說: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 抄家流放?親媽金手指已到賬 穿為影帝的隱婚小可憐 被迫嫁給山野糙漢,她被嬌寵了 輔導夫君考狀元 重生女配拒絕攻略龍傲天 長公主(重生)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