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認自己的判斷,海月當時便派出捕快到南寧城去核實,最終得出了確定的結論。
然而那個所謂的兇犯此時已經被秋後處斬了,這令海月感到很是惋惜。
不過他還是將這個案犯交代的卷宗交給了刑部,並將南寧縣令冤殺好人的事情反應給了廣西按察使。
可是南寧縣令非常不簡單,他叫孫榮,因任上破案速度奇快,屢屢破獲大案得到了刑部主官的賞識。
刑部尚書袁彭年自上任以來,就發現皇上練兵的時候都是順手剿匪的,皇上佈滿地方的治安,袁彭年也很想在帝后面前表現表現,他明令各府縣發生人命案後,要加快破案速度,提升破案率。
孫榮也是為了迎合他,便在這起入室殺人案發生後隨便找條線索,順著線索抓個人,而後栽贓,嫌犯被屈打成招,案子很快便破了。
而這樣的壞事,孫榮做過許多次,他也因逢案必破而名聲大噪,很快便得到了袁彭年的賞識。
而且孫榮非常善於鑽營,自己也悄悄把厚禮送到了令狐月的手上,這樣便和令狐月的丈夫,吏部尚書瞿式耜的兒子瞿玄鈞勾搭上了。
有了瞿玄鈞,也就等於吏部尚書也成了他的大後臺。
再有刑部尚書的賞識,孫榮很快升任南寧府知府,又從而在一年之內成為了刑部的廣西清吏司郎中。
而孫榮成為廣西清吏司郎中以後接到的第一件案件卷宗,便是海月反應他在南寧知縣任上的這件冤假錯案。
這實在是太打臉了,孫榮都快被氣瘋了,雖然案子在刑部被他扣下了,可他還發現海月又將此事告發到了按察司那裡。
孫榮花了許多銀子,才又將廣西按察使擺平,海月的檢舉最終不了了之,可海月本人卻被睚眥必報的孫榮忌恨上了。
孫榮不但是枉殺人命的酷吏,他更是一個貪官,南寧縣的任上攢了許多的銀子。
他便拿出了些銀子,疏通了令狐月和瞿玄鈞的關係,發誓要搞死海月。
再說海月把案件真像向上呈遞了以後,許多天並沒有得到答覆,一個月之後,他終於被太平府的知府給叫了去。
在太平府的府衙中等待著他的除了知府,另一位正是廣西按察使。
海月終於撥出了一口濁氣,他很為南寧那件案子被冤殺的罪犯沉冤即將得雪而激動。
然而跌眼鏡的是,兩位上官並沒有提到南寧的案子或者是孫榮,而是提到了他。
廣西按察使說有人彈劾海月,所以他來核查,隨即便把海月先關押了起來,而後派人去太平縣慢慢找證據。
按察使和知府派去的人當然去搜查了海月的家,發現海月確實窮的底掉,根本找不出一根毛線的證據,且還有一個體弱多病的老孃。
搜查的人很快便悻悻地走了,可海月的娘卻因得知了兒子已經入獄,一股急火倒下了。
這可苦了海程氏,不但要擔心海月的事情,還要砸鍋賣鐵給婆母求醫問藥。
海月自從入獄後,他的俸米便停發了,海程氏看家中沒有一文錢,於是幾乎變賣了所有家當又借了些銀子為婆母診病,然而婆母還是去了,弔喪時,海月依然在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