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聽聽這些軍隊的名字:戚家軍、石柱軍、永寧軍、酉陽軍。
每支軍隊三千人,共計一萬二,(其實酉陽軍從四川帶來的還不止三千,可三年中有了戰損)。
而倆總兵自己的隊伍不過幾千人,他們說話就和放屁差不多,而且連個響屁都算不上。
而非說要打努爾哈赤的這個人呢,也有自己的理由。
這個人便是永寧參將周敦吉,什麼理由呢?前文說了一半,因為他是急著戴罪立功。
永寧宣撫使奢效忠卒後,妻子與小妾爭印,這就有點兒意思了,若不是老公生前寵妾滅妻,小妾豈敢如此?
大老婆和小老婆之間的撕逼,竟然一撕就是十多年,尼瑪有這時間多做做美容和絲帕兒多好,省的撕逼十年,就剩下一臉老褶子。
爭到最後,奢效忠的兒子奢崇明竟然健健康康地張大了,還襲了爵。
當然這得有朝廷的點頭才能如此,只是如此後,他爹的大小老婆全都一邊涼快去了。
可大小老婆的部眾不答應啊,打了十幾年的仗,竟然被一小屁孩摘了桃子。
於是就起兵顛覆奢崇明,這些造反派裡便有周敦吉一個。
而且在內亂期間,造反派還將永寧、赤水、普市、麾尼,統統劫掠了一邊,讓數百里的地方成為一片赤地。
天威降下,叛亂被平息,周敦吉按罪當死。
不過被朝廷支援的奢崇明也不是好鳥,忘恩負義的他也正琢磨著怎麼造大明的反呢。
於是便有前文發兵兩萬赴遼,到了重慶就奪下城池不走了的騙局。
不過在奢崇明徹底暴露意圖之前,朝廷也不是想象中那麼好騙的,疏通了上官之後,奢崇明便把一個反對自己的周敦吉,當做誠意送到了遼東戰場。
周敦吉明著是戴罪立功,還得感謝奢崇明,實則就是炮灰一枚而已。
奢崇明實在狡猾呀。
童仲揆要撤退,戰鬥經驗極為豐富的老將軍陳策也覺著這樣更為穩妥。
畢竟如果這支軍隊若是覆滅了,遼陽城也就岌岌可危了,繼而整個遼東也就徹底完了。
兩位總兵要撤退,一心立功贖罪的周敦吉便瞪著眼睛對他說:
“要是瀋陽不能得救,我們這些南兵在東北這嘎達挨凍了三年是為啥呀?”
在東北待得時間久了,周敦吉都會說幾句地方化了。
而他說的三年,是虛數,並非三整年。
萬曆四十六年四月撫順失守,萬曆四十七年明軍薩爾滸戰敗後詔令調集天下精兵。
四川兵馬來到遼東,算上天啟元年已經過去的三個月,差不多是兩個半年並一個整年。
可週敦吉的帽子扣得挺大,陳策和童仲揆都不敢反駁,於是黃山的兩個總兵便硬著頭皮繼續趕赴戰場。
而來自其虎皮驛的總兵朱萬良,來自武靖營的總兵姜弼和奉集堡總兵李秉誠,也只能硬著頭皮前往。
剛剛說了,明末不止是黨爭,軍方也有南北兵日漸不合,上述三位總兵便全都是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