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大明與新生反叛的後金發生的渾河血戰,秦良玉竟然是後來者,而如果馬千乘還活著的話,那麼他或者她一定會有一個人能分身帶領石柱軍抵達渾河。
竟然不由地想到了這些往事,秦良玉小女子般抿了抿嘴唇,心中卻慨嘆自己真的是老了,總是會有意無意的想起那些往事,更是感到造化弄人。
人生如戲,秦良玉的一生,不用任何粉飾和演繹,也足夠波瀾壯闊。
可以毫不遜色於楚霸王、霍去病、李靖、常遇春這些位幾千年來華夏大地一等一的陷陣將領,無論是她的聰明睿智還是她的勇猛無敵。
唯一的遺憾也許就是沒有親手為亡夫報仇吧,可這也是身為臣子的悲哀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不由得讓秦良玉想起亡夫在囹圄中給自己寫的最後一封信中的最後一句話:
‘國雖無道,至死不變。’
這是馬千乘的遺言,更是秦良玉篤行一生的誓言。
這遍又說到,他們馬家和秦家,世世代代就是被忠義二字繫結了的。
但是馬千乘明知自己身為功臣被奸臣構陷入獄,哪怕即將病死天子卻仍然置若罔聞,他還是囑咐自己的妻子,告訴妻子自己哪怕是死,也並不嫉恨朝廷。
可四川各地土司的兵馬,在國朝被稱作狼兵,全都桀驁不馴,不聽教化。
怕他們說翻臉就揭竿而起,平日裡廟堂之上人物一個個安撫這些土司還來不及。
他難道不見一個播州楊應龍之亂,自己便是派了幾十萬人馬,連遼東精銳都出了大半來到遙遠的西南?
而萬曆皇帝因何卻唯獨敢於將石柱馬千乘下罪入獄?
萬曆皇帝不就是因為馬家被忠良二字綁架,便篤定哪怕殘害了他這個忠良,他也根本不會反麼?
這也是忠臣的悲哀呀,可更悲哀的是,報了自己的家仇的人不是別人,最後玩死太監邱乘雲,報了誣陷之仇的還是一名太監,而且這個太監竟然就是魏忠賢。
司禮監太監邱乘雲一輩子做錯了兩件事,而且這兩件事幾乎都改寫了歷史,甚至說不是改寫了一般的歷史而是改變了整個大明。
第一件事便是石柱宣撫使馬千乘被他誣陷入獄。
那是在萬曆二十七年,胖子皇帝當時除了跟大臣們慪氣不上朝之外,同樣也只愛兩件事,一是喝酒,二是斂財。
因聽說石柱地區有許多銀礦,萬曆皇帝很是高興,便派邱乘雲去做了整個四川的礦稅太監,然後第一目標便是夔州的石柱地區。
邱乘雲一到,便擺開了天子家奴的架勢,把個石柱鬧得是烏煙瘴氣。
他讓縣令張貼告示,限令所有家住在礦脈之上的老百姓一個月內全部捲鋪蓋滾蛋,房子一律全拆了還不給任何補償。
這樣的禍事本沒有牽連到馬千乘,然而數以千萬計的地方百姓眼看便要失去自己的家,他們都無比信任這位萬人敵的石柱宣撫使,便齊齊來求馬千乘,請他來幫百姓們跟宦官邱乘雲,甚至是跟萬曆皇帝求求情。
面對百姓們的請求,馬千乘不好推卻,他便拿出了自己家中的五千兩銀子送給了邱乘雲,希望邱乘雲能看在銀子的面子上放地方百姓們一馬,別再騷擾。
邱乘雲見到銀子立刻便是兩眼放光,連聲客氣都沒有便收下了。
不過收下是收下了,他還告訴馬千乘,銀子要再加一萬兩才成。
因為呀,按照一般出京的太監給皇上辦事的規矩,這五千兩銀子是他個人收下的,而另加的一萬兩才是替萬曆皇上收的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