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永忠的腳下踩著兩面鐵皮包裹的盾牌,盾牌下是兩名脖子正向外滋血的清兵。
在如織的箭雨中,軍中第一先鋒硬是在清軍正面大膽穿插,殺得渾身是傷,殺得毫無顧忌。
除了他遇到的孔有德的三千精銳,其餘遼東軍的兵種配置基本沿襲了明軍三百年來配置最純熟的一二三四配置,便是一成火銃,兩成長牌,三分弓弩,四成長槍。
不過郝永忠是主動撞向槍口的,他是大順軍的大旗手,從一個每次戰役都扛著‘闖’字帥旗衝鋒的亡命徒一步步走進商洛十八騎的行列,日漸成為公認的大順軍第一先鋒。
在他心中,自己便是大順軍的常遇春,是軍中第一猛。
在頂住清軍火銃火繩槍的轟擊和攢射的箭雨衝到敵人面前後,郝永忠的傷亡超過兩成,盾車的爭奪遭遇不利,清軍的戰鬥力也不是靠著不要命便能抹殺的。
然其麾下先鋒在後續援兵趕到後,便是一頓投槍和石雷砸爛了清軍的盾車防禦,猶如蛟龍般一頭鑽入清軍軍陣左旋右突。
郝永忠扔掉了即將四分五裂的長牌,撕扯下幾塊砍爛了的皮甲,前胸大腿和皮甲上面佈滿了火銃鐵砂擊中的麻子坑,肩膀和胸前還插著幾支箭矢,他口銜鋼刀,罵了句娘後拿出火摺子,冷著臉點燃了一根引信。
向他圍攻而來的清軍連忙止步,見這傢伙是要和眾人同歸於盡的架勢便都忙不迭分散規避,郝永忠甩手扔出身上攜帶的最後一枚石疙瘩。
“小心石雷!”
“轟”一聲巨響,石雷在前方撲來的一隊手握鋼叉的清軍隊伍中炸響,加了藥量的炸彈將地面炸出一個一米寬的大坑,掀起一片血霧,碎裂了許多斷臂殘肢,慘不忍睹。
郝永忠鬼叫一聲,提起鋼刀向前奔去,“殺呀!”
“殺!”
明軍的石雷顯然比清軍的火銃和火繩槍的破壞力要大得多,看到盾車前後升騰起一團團煙火,孔有德的心是揪著的,此刻他更加懷念被朱天浪用洋釘塞了炮眼的數十門紅衣大炮了。
說什麼八旗一弓馬得天下,罕王起兵後,處裡應外合先後拿下撫順和瀋陽,又趁虛攻佔遼陽後,再沒有攻陷過一座大型城池,這都與後金軍缺乏重火器有著直接關係。
而自天聰初年後金軍在海邊白撿了一門紅衣大炮後,將此炮命名為鎮國龍尾大將軍開始,便開啟了攻城陷地,繳獲明軍紅夷大炮的戰例。
且以天聰初年撿到的這門紅衣炮為模板,經過五年的嘗試,於天聰五年先後鑄造出三門紅衣大炮,次年再鑄四門。
後金軍在戰場上繳獲的紅衣炮,竟比自身鑄造生產的速度還要快上十倍。
長山戰役繳獲一門,大淩河之戰繳獲兩門,此後吳橋兵變,孔有德和耿仲明與天聰七年五月攜十二門紅衣大炮渡海投降,兩個月後,便以孔有德耿仲明帶來的強大重火力為基礎,鑿開了堅城旅順,繼而繳獲紅衣大炮十多門,尚可喜的全家也是在這場戰役失敗後全部投海殉國的。
然而天聰八年正月,尚可喜便攜海島軍資及四門紅衣大炮及萬餘水師戰船投降了。
金軍又以尚可喜的兵力開路,三個月後攻陷皮島,繳獲紅衣炮十門。
沒了毛文龍和東江鎮明軍的掣肘,一年半後,皇太極便繞道殺入了長城,並在密雲長城之戰,繳獲紅衣炮七門,三個月後在中後所繳獲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