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大明花木蘭的將門虎女,張鳳儀在這一戰中第一次登上歷史舞臺,便給了賊祖宗王嘉胤最最慘痛的教訓。
對了,最最感到切膚之痛的還有王嘉胤的手下,後來大名鼎鼎的張獻忠。
張獻忠作為王嘉胤攻打竇莊的先鋒,霍氏與張鳳儀一對母女呀,硬是在小小的村落與殺人魔王張獻忠血戰了四天四夜。
還反而是把張獻忠的人馬打了個丟盔卸甲浮屍過萬。
王嘉胤的三十六營十六萬起義大軍,也就是因為竇莊的二次敗北,從而被一對母女消滅了大部精銳。
竇莊從此不再被叫做小北京,而被世人稱作‘夫人城’。
而賊祖宗王嘉胤竇莊二番慘敗後,不久便遇到了趁他病要他命的明軍主力,隨即便被明軍殺掉了,起義軍也由此分裂。
明末起義軍的歷史由此被霍氏和張鳳儀兩個女流所改寫。
張鳳儀此時還不能被稱作夫人,因她還是待字閨中的少女。
張鳳儀正是由此一戰成名,因此被當時六千里勤王來到京師,剛剛打勝了廣渠門之戰和遵永大捷兩場大勝,並從此入京戍衛的女偉人秦良玉看中。
馬千乘和秦良玉唯有一子,名馬祥麟,渾河一戰後,兩京一十三省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赫赫威名。
大明軍中有他在,就算大刀劉挺還活著,亦或數年間聲名鵲起的,令所有起義軍都聞風喪膽的曹文詔、曹變蛟都不敢自稱是第一猛將。
祥驎公人送綽號小馬超,又有人稱他為明軍之中的趙子龍。
馬家和張家兩門忠烈,自然沒有比張鳳儀和馬祥麟再登對的了。
雖然渾河之戰中小馬超被箭矢射瞎了一隻眼,可哪個女子不愛英雄?更何況張鳳儀也是所有大明女子中的翹楚。
兩家議定了親事之後,還沒等成聘,戰事又波及到了竇莊。
原來在王嘉胤慘死後,王自用被推為三十六營的盟主。
王自用恨透了霍氏和張鳳儀,而且原屬於王嘉胤麾下的幾位部從心中也全都覺得特別憋屈,怎麼一群糙漢莽夫,十三家的赫赫人物,就硬是兩次三番被一群娘們痛毆呢?
憤憤不平的人中有王自用,他是比王嘉胤小一輩,比高迎祥還要早一輩的賊頭。
屬於賊頭的2.0時代。
高迎祥算是3.0時代,而李自成、有羅汝才還有張獻忠這些當時的梟雄算是第四代。
可從第一代到第四代全都算上,卻是為何就統統打不過兩個老孃們兒呢?
尤其王自用覺著,如果不是這兩個女人,他們的老大就不會死。
因為憋氣,是以十三家賊頭便是在王嘉胤慘死後的時隔兩月,於崇禎四年八月十五這一天三番捲土重來。
看到了嗎,第一次是趁著人家死人,這次又是想趁人家過節來偷襲,這群大老爺們的臉皮真是比長城還厚,而且還死不認賬。
而這第三次來到竇莊報仇的,幾乎全都是起義軍中的悍將,打前鋒的而且後來被打的最慘的便有紫金梁、老回回、八金剛等頻頻出現在明末歷史中的人物。
一群悍匪率領三萬精銳,再次合圍竇莊,結果卻是毫無意外,他們又是被張鳳儀騎馬砍殺了一通,一路哀嚎著逃命去了。
竇莊三戰,被記載於《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