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四十六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以七大恨伐明,夥同明軍內奸李永芳,偷襲撫順城,並清河城。
大明朝野震動,萬曆皇帝加徵餉銀200萬兩,並從川、甘、浙、閩等省抽調兵力,增援遼東,又命令朝鮮和女真葉赫部出兵策應。
經過半年多的準備,明軍於次年集結與瀋陽城。
明遼東經略楊鎬率馬林、杜松、劉綎、李如柏,四路大軍十餘萬人馬對努爾哈赤十萬滿洲兵發起進攻。
而後,薩爾滸戰敗,明軍損失四萬餘,資敵兵器甲冑無數,次年萬曆皇帝駕崩。
泰昌元年,後金軍繼續入侵遼東,皇帝詔令秦良玉出兵赴遼。
秦良玉派兄長秦邦屏,秦邦翰,弟弟秦民屏率領秦翼明並三千人精銳先行趕赴遼東。
他們的子侄馬祥麟、秦拱明、秦佐明、秦祚明一直將親人送到重慶。
鄧茹的故事便是發生在這個時候。
一番告別,懷著少年熱血送親人踏入征途,四個少年心中的激動竟然比愁緒還多一些。
秦拱明當然沒想到這一別,便是與父親的訣別,此後與他生死兩隔的除了父親,還有他的二叔秦邦翰。
不知是秦拱明,當年的馬祥麟也還年輕,愛玩兒的心猶在,送走親人後,便是帶著年幼的秦佐明和秦祚明漫步到了城外的七星崗。
原因是弟弟們都想吃七星崗王家的杏仁豆腐了。
那是屬於兄弟幾人童年的回憶。
王家的豆腐,哪怕秋冬時節,也會用井水冰的沁涼,香鹹軟糯,還放辣子,味道特殊。
秦祚明不太喜吃辣,但是秦拱明和秦佐明都非常愛吃辣,每次吃杏仁豆腐時都會灑下許多辣子。
尤其秦拱明,無論吃多少辣子,臉色也依然是慘白如紙。
馬祥麟儀態嚴謹,細緻緩慢地吃了兩碗,然後便端坐在長凳上,笑看著兄弟們尋死覓活的吃相。
秦拱明一個人連吃了十八碗,把店家都看呆了。
如何也想不到,這麼一個消瘦病鬼模樣的年輕人,吃起東西來竟然凶神惡煞的,好似若有人來跟他搶,他便會暴起殺人。
秦拱明吃了十八碗後,扶著肚皮仰天打了個響亮的飽嗝,然後挑釁似的問兩個弟弟:
“三弟、四弟,你們吃了多少啊?”
秦佐明頭也沒抬地伸出了自己胖乎乎的小短手比量了一個數字說:“我吃了六碗。”
秦祚明從來靦腆,不喜多話,只是對秦拱明一笑置之,繼續對付著碗裡的杏仁豆腐。
秦拱明翻了個白眼,“二哥問話,你怎麼都不回答呢?”
又等了半晌,秦祚明終於咕噥著開口:“又不是你請,難道還怕我吃得多?”
秦拱明心虛呀,貌似秦祚明的話他還真無法辯駁。
他好像從沒請過別人,出門吃東西,要麼是別人花錢,要麼是自己打獵。
“呵呵,你小子,話雖少,卻很是噎人,掌櫃的算賬!”
秦拱明心情訕訕,卻是很大方的說了一句,可默然掏出兩枚五十文銅錢的,卻不是他而是馬祥麟。
“店家,不必找了。”
“哈,謝謝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