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尚可喜遠去的背影,又看了看天色,天浪確實有些意猶未盡,最後也只能嘆息一聲了。
而明軍士兵則目送智順王丟盔卸甲的逃竄,衝著他的背影高呼萬歲。
這不是一場決定了敵人命運的勝利,卻扭轉了明軍的命運,當勝利真的到來,許多人回味起戰爭場面的恢弘,和將士們慷慨赴死的豪邁,都感到難以想象,都不相信他們真的做到了。
對方可是三順王的遼東精銳呀。
尤其對大順軍的餘部來說,在李自成於山海關戰敗之後,便一直被作為豪格和阿濟格馬前卒的三順王和吳三桂追著打。
從直隸被打到山西,從山西被打到陝西,最後被一路追殺至湖廣。
三順王雖然只是豪格和阿濟格兩位大佬的帶路黨,可也正因如此,大順軍對三順王戰力的瞭解也是最直觀的。
這場勝利太過令人意外了,戰前有許多人都認為時機不對,認為最理智的做法應該是在清軍絕糧後徐徐推進。
可那樣的話,清軍半數是騎兵,絕糧肯定要扯,明軍還追得上嗎?追不上,別說如今這樣一場大勝,旬月後,敵人必定還會捲土重來。
直至戰後,許多人便理解了皇上這場仗為何要這麼打,尤其親身領教了遼東軍強大的戰鬥力以後,所有人都更加珍視來之不易的,用鮮血換來的勝利。
尤其到了湖廣以後,三順王氣焰可謂囂張,他們以不足五萬兵力,在數月之橫掃了湖廣的五十萬明軍,將首輔大人按在地上摩擦。
可為什麼到了全州,同樣的敵我雙方,明軍還大半都是湖廣潰軍,便是勝負易手了呢?
許多士兵的眼睛,這時都開始不自覺地觀察起在夜風的戰場中踱馬的一個人,正是那個帶給了大明一個奇蹟。
沒落的戰場,光明的火把,冷豔的馬步,那匹五花戰馬據說也是繳獲自恭順王,是皇帝本人親手將孔有德砍翻,奪了他的寶馬。
五花馬踏過了一路未及收斂的屍體,似乎也在回味一場非常了不起的勝利。
將士們都還議論結束追殺後,他們在大明皇帝的帶領下,挺著驕傲的胸膛昂首唱著山歌迴轉。
那歌聲曲調昂揚,將士們用來自全國各地的口音,歌唱著同一場勝利。
那一刻,將士們情緒高亢,高吼著奔回夕陽,彷彿連日月旗的顏色,都是分外耀眼和鮮亮。
他們驕傲,他們勇猛,是他們的無畏斬斷了清軍伸向大明最後一塊土地的觸手。
他們在日落之前返回到了全州戰場,在靜謐的黑夜中清理著所得的戰利品。
數不清的戰利品被集中起來,滿地的刀槍鎧甲堆成了像是一座座軍帳。
戰後的天浪則似乎陷入了消沉,他騎著馬徘徊在戰場,偶爾喃喃自語著:
孤獨的人無法驕傲前行,沒有愛人的注視和陪伴,他是不是一輩子都不會開心了?
哪怕是獲得一場扭轉乾坤的勝利。
呢喃中天浪在問:若沒有你,誰還能與我共望天漄,誰又能與我共議天下?
低低說著,頹然的天浪有些想要哭一場。
興奮的勝利落幕後,其實許多將士都在默默流淚。
苟富貴,不相忘。
天浪思念的是愛人,將士們在思念袍澤。
太陽下山時,也將勝利後的悲傷掩埋,散亂的清軍旗幟蔫蔫地橫七豎八了滿地。